作者少年时代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对美术迷恋至深。他认为自己是通过绘画进入各知识领域,从而奠定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知识者的基础。本书收录了作者围绕美术阐发的多篇小记,分四篇,第一篇收录了作者少年时学画、赏画、收藏画的经历;第二篇介绍了欧洲版画的发展以及马约尔、麦绥莱勒、斯坦伯格等名家名品;第三篇介绍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出版繁荣中鲁迅先生对书籍设计的倾注与投入、同时代丰子恺的漫画艺术,以及范用、宁成春等当代出版界大家对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视;第四篇介绍了中国小说插画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的插画名家。
汪家明,1953 年生于青岛,1972 年入伍,在部队文艺团体做美工(画布景),1982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策划出版《老照片》《图片中国百年史》《凯恩斯传》《中国美术全集》(普及版)等图书。著有《难忘的书与人》《难忘的书与插图》《立尽梧桐影——丰子恺传》等。
题记:美术给予我的/3
——
画梦重温/13
跟王遵义老师学画/84
三次与张光宇“同行”/92
尔乔的画与病/104
纸上精灵——曾经的漫画明星们/113
——
欧洲版画小识/125
马约尔:现代的古典主义至上者/138
麦绥莱勒:没有字的故事/147
斯坦伯格:用线条抚慰人生/156
——
鲁迅时代的书籍设计/165
丰子恺:将书的内容精神翻译为形状与色彩/187
范用的“气”/196
宁成春:守正新致/211
——
中国小说插图的起起落落/219
难忘的插图/226
艾肯伯格的插图/240
《英国插画师》小引/249
幸存的画稿出版缘起/258
手头一本《芥子园》/270
题记:美术给予我的
少年时代,我的梦想是做画家。还记得当时对美术的迷恋是多么深:拉斐尔的几根线条、康斯太勃尔的几块颜色,就能使我心跳加快;周围的世界,无论风景还是人物,在我眼中都变成了美术的对象,而不同于他(它)们原来的意义。长大后我如愿以偿,考入部队文艺团体,成为一名舞台美术人员;从中习得的手艺、打下的美术基础,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好处。
我一向认为,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可以有各种途径。不夸张地说,我是通过美术进入社会和人生的。我因为学画,而学习光的原理、透视原理、色彩原理,从而懂得太阳、空气和大地万物的关系;因为仰慕古今中外各代名画家,而去了解这些画家的生平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因为画写生,而细致观察风景、人物,努力体会它或他的个性和感情;因为创作主题画,而关心并钻研社会生活和文学、哲学……总之,通过绘画进入各知识领域,从而奠定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知识者的基础。何况,我是通过美术才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后来阴差阳错进入出版界,美术更是在我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老照片》;在三联书店主管书籍设计,策划《视觉中国丛书》《细节阅读系列》;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经典连环画原稿原寸系列》、编辑《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细想一想,没有美术基础,完成这些工作还真不太可能。除了这些具体的选题,对于图书的整体把握,包括气质、感觉以及色彩、开本、纸张、印装等,其实对于做编辑工作的人,也许更重要。前辈典范俱在:鲁迅先生设计书籍,推动版画运动,编辑出版大量美术作品,关心书籍插图;范用先生设计的图书多达百种,形成了读书人喜爱的、有着独特书卷气的“三联风格”。两位先生都不是专业美术工作者,但都是从小热爱美术,进而爱美,把“美”带进出版,赋予他们经手的每一本书,并通过这些书籍惠及无数读者,影响了中国的出版事业。
由此推之,一个懂得美术的作家,一个懂得美术的音乐家,乃至一个懂得美术的科学家、哲学家、企业家、导演、教师、家长……是很不一样的。仅就作家而言,王维、苏轼、徐渭、鲁迅、闻一多、傅雷、汪曾祺,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文字之所以美妙,他们的意见之所以独特,甚至他们之所以是“他们”,恐怕都与他们的美术特长无法分开。作为发掘、整理、加工和传播文化的出版人、编辑,培育欣赏美、热爱美、懂得美、追求美的素养和能力,应该说尤为重要,称之为行业基本功之一,亦不为过。
汪家明先生是美术编辑、出版大家,他的美术思想、审美观念和人文情怀在这本随笔集中得到了集中展现。作者少年时学画、赏画、收藏画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悲辛;他对外国著名画家的评介体现出独到的眼光;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国美术出版的两个黄金时代做了客观的评析,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经验。文风平实朴素,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对推动美术走进大众多有裨益。
画梦重温
?小 引?
在我的书橱里,有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几十幅外国绘画的印刷品:油画、水彩、素描……大小不等,显然是剪自陈旧的画报和书籍,有的是题材重大的创作,有的是小说的插图,颜色并不鲜艳,纸边已经发黄,然而,我一如几十年前那样珍爱着它们。
几十年……是的,最少也是二十多年以前了。1967年至1972年,在中国文化最为艰难、萧条的六年里,少年的我却以极大的狂热爱上了绘画,并且在一无教师、二无课本的情况下,夜以继日、踌躇满志地进行学习和创作,所依赖的,只有一本描写苏联少年艺术家柯理亚?季米特利叶夫的纪实小说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或以物交换来的一幅幅绘画印刷品。我画速写,画素描,画水彩,从母亲那儿讨得一点钱买油画颜料、调色油、笔和油画纸(也自制油画布)画油画,但不管画什么,开始时都是临摹我手中的可怜的几幅印刷品。有的印刷品不止临了一遍。临的画用来送朋友或自己镶起来,挂墙上自赏。曾经挂在父亲房间里的一幅油画《金色的秋天》,就是我十七岁时的摹品。在临摹的基础上,我求人制作了油画箱,开始外出画写生,画中山公园的“三号房”(凡青岛画画儿的人都知道),画八大关、火车站、银杏林、法桐树……但画得最多的是海。海浪翻卷时那透明变动的暗影曾怎样使我迷恋啊!同样,临摹最多的一幅印刷品,是艾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
就这样,凭着倾情自学,以这些印刷品为师,我终于在十八岁那年成为专业画家—画舞台布景,画《平原作战》,画《刘胡兰》……然而,繁重、枯燥的舞美工作扼杀了我的灵感和诗一般的激情,倒了胃口,加之一些别的原因,我对美术工作失去了兴趣,但并未对艺术失去兴趣。少年时代使我迷恋的一切,丝毫没有失去魅力,它们完整地保存在我的那些印刷品里。尽管如今轻而易举就可得到大量精美的印刷品,甚至有机会看到名画原作,但却不能取代这些陈旧的、褪色的印刷品。几十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们,经常翻看它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它们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再一次打开牛皮纸信封,一幅一幅地重温少年梦……
1995年春
我珍藏的素描作品
(印刷品)
我珍藏的素描作品
(印刷品)
我收藏的《苏联画报》中的一页:
列维坦的《春汛》
我收藏的外国油画
(印刷品,这样的画作却能吸引我,
那时我有一种“艺术饥渴症”。)
九级浪?
我那时叫它《第九个浪头》。初学画舞台布景时,我到一个著名文工团的舞美队学习了三个月,在那儿的资料室里第一次见到这幅画。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画报》中的一页,俄文说明,看不懂,所以我当时对它的作者、背景一无所知。我只是为画中美丽朦胧的落日、汹涌翻腾富有节奏感的巨浪和复杂交织的光影营造出的宇宙感、神秘感而激动不已,对那些仅靠沉船桅杆挣扎的人倒没什么感觉。我生在海滨城市,在海边长大,对海的热爱胜过一切。很难具体描绘这种情感。如果说,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到我参加工作的五年里,我有一半时间和生命消磨在海边,是不过分的。常常是独自一人,坐在海边礁石上,画写生,或沉思。想了些什么?记不起了。有时夜晚也去。在海滨公园昏黄的灯光下长椅上,听漆黑的海喘息着,令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亲切而惆怅。我写生了各种各样的海:平静的,咆哮的;灰暗的,明亮的;早晨的,晚上的……我在海边还结识了一位自诩为本市第一的海画家,到他家看到了数十幅他的海画,有的作品很大,巨浪滔天。我对他倾慕至极。此人姓任,有着忧郁的性格和非凡的自信。后来,他下乡了,我工作了,再没见面……
《第九个浪头》使我对海的认识有了升华。与它相比,我所见过的所有的海画都微不足道。文工团破旧黑暗无人管理的资料室,一时成为我心目中艺术的殿堂,只要有机会,我便废寝忘食地待在里面,从橱子顶上、桌子底下捡出好几幅尘封的印刷品。
艾瓦佐夫斯基:《九级浪》
后来,我临摹了许多幅《第九个浪头》送人。我渐渐找到一些资料,得知这幅画的作者是俄罗斯画家艾瓦佐夫斯基,他生于1817年,故于1900年,终生以画海为业。他的海画还得到普希金、格林卡和克雷洛夫的赞美。《第九个浪头》作于1850年他三十三岁那年,一般翻译为《九级浪》。
?路灯下的街道拐弯处?
深夜,古老德国的一条陋巷,空无一人。街道两旁的楼房黑魆魆地立在那里,一扇扇窗户像一个个黑洞。城市在沉睡,只有一盏样式古老的路灯发着幽幽的光,照射着一个拱形的门和门下的台阶,泥泞的街道上依稀可辨车轮的碾痕……这是一幅画于一百五十年前的素描,在1969年的严冬,它曾怎样吸引着我!
人是环境造就的。若研究一下地貌、气候、树木和河流(海)乃至建筑对一个城市一个人的影响,结果一定很有趣。我们经常使用“故乡”这个概念,这概念主要是以上述因素所组成。故乡的景物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海;其次是那一座座外国式样的房屋院落,也就是洋房别墅;第三是法桐和银杏树。对这些房屋的喜爱是怎样培养起来的,难说清楚,反正,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逛马路“走迷路”的习惯,每次出现的陌生的洋楼,都能引起我的兴趣。被称为“万国建筑群”的青岛八大关,离我家不远,更是常流连之处。从我家的后窗望出去,远处有一座斜顶红瓦的洋楼,洋楼的窗子很大,有时窗扇打开,可隐约看到窗内的盆花和倚窗而坐的少女;傍晚,窗内亮了灯,有人走到窗前拉闭轻薄的窗帘,灯光从帘后透过,朦胧着,屋内的一切更神秘。这个窗子就是我每天都要看的画……这样,有一天,大哥带回一本《门采尔素描速写集》,里面有许多德国老房子的画,立刻吸引了我。在那个难忘的冬季,我一幅幅进行临摹:《市政厅大厅》《古老的房舍和街道》《图林伯爵宫殿里的楼梯间》……后来,我以同样的方法,走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寻找一个个美妙的楼栋,写生。有一次我在好友李界平的陪同下(他总给我拿着小凳)画张店路的夜景,被觉悟很高的巡逻人员疑为阴谋分子,因为他们实在不理解我干吗要画这些东西!
仔细想一下,那些破旧的老房子、昏暗的走廊、弯曲的楼梯、狭窄的街道到底有什么美感?我的爱好是否有些病态?可是,房子虽旧,但造型多变,其间经历了和正在发生着一个个故事,它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那每一扇窗、每一扇门后面都展示着令人好奇的未知的生活,它们激起了无知少年无尽的幻想……
在我的美术生涯中,第一个影响我,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画家,就是这位德国19世纪初的门采尔。他生于1815年,与我几乎相隔两个世纪。他一生画了大量素描,内容都是平民百姓、破房陋舍。我想,对民间风情的爱好,对朴素生活的爱好,对平凡事物中美的理解,对素描这门技艺的热爱,都是门采尔赋予我的珍贵遗产。由此也可证明,艺术没有国界,没有代沟;真正的艺术雨露永不干涸,造福百代。
门采尔:《路灯下的街道拐弯处》
门采尔:《市政厅大厅内》
门采尔:《古老的房舍和街道》
?两幅圣母图?
在少年时代,假若有人问我最伟大的画家是谁,我会回答:达?芬奇、伦勃朗;但若问我最喜爱的画家是谁,我则回答:拉斐尔、门采尔、苏里科夫。
拉斐尔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三位大师之一,另两位是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但拉斐尔只活到三十七岁,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却各活到六十七岁和八十九岁。不知为什么,我自那时就形成了一个概念:达?芬奇是智慧的象征,米开朗琪罗是力量的象征,拉斐尔则是美的象征。
我第一次见到拉斐尔的作品,是一本小册子《素描画述要》中的附图,三幅芦秆笔画,其中一幅是圣母和圣子的草图,无论大人、孩子都画得姿态优美,五官秀丽,而且线条飘逸,柔如纱丝。不久我见到了油画印刷品《椅上圣母》,这幅画立刻奠定了拉斐尔在我心中的地位。这哪里是什么“圣母图”?它与我见到的其他圣母图不同,既无神坛,也不踏云,更无山川、瀑布、天使做背景,分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搂着小宝宝坐在家中。衣着漂亮但并不显华贵,面貌姣好但神情朴实,含有少女的羞意和好奇。和一般圣母图不同,图中“圣子”也穿着衣服。以后我又见到了另一幅拉斐尔油画的印刷品—被称为欧洲圣母像最优秀作品的《西斯廷圣母》。这是一幅典型的圣母像,圣母脚踏祥云,云下有带翅膀的小天使,但圣母的相貌仍旧是朴实的,与《椅上圣母》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这位圣母眼中流露出的不是羞意,而是深深的忧郁。当我后来知道这位圣母的形象是按照拉斐尔的一位恋人的模样画的,就更感到亲切。
拉斐尔:《圣母子草图》
(选自《素描画述要》)
拉斐尔:《椅上圣母》
这两幅圣母图均作于1514年,而我第一次见到它们的印刷品时,已是原作完成的四百五十多年以后了。我一直觉得,“拉斐尔”这名字十分好听,带有女性的气息。当我从资料里看到拉斐尔的《自画像》时,感到诧异:他果然秀美、柔弱,一如我的想象。不管怎么说,如今只要说起“拉斐尔”这三个字,就代表了美、朴素和温柔。
拉斐尔:《自画像》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