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一段传奇艺术家与艺术史权威专家时空穿越500年的“私人关系”,是一部视角独特的达·芬奇敬献纪念之作。作者马丁·坎普被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研究达·芬奇的学者,他在这本书中将自己与达·芬奇同行共生50年的历程娓娓道来。书中讲述了真正的专业学者如何进行手稿查阅、艺术品修复、身份断定、科学检测、真伪鉴别等,如何侦探般地破译“达·芬奇密码”,知晓世界名画背后的利益纷争、自由港里巨额艺术品交易的游戏规则、顶级富豪圈的收藏风波……肯普还在书中阐述了他对《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看法,重新讲述了他在辨认被盗的《纺车边的圣母》时所扮演的角色。书中以所讨论的作品为例,从不同角度对这位天才艺术家展开研究,其中包括相关的技术分析和依据达·芬奇创作的流行文化作品以及他在去世后500年内所产生的持久影响。
“马丁·坎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研究莱奥纳多的学者。”
——沃尔特·艾萨克森
马丁·肯普(Martin Kemp,1942— ),著名艺术史家和策展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是达·芬奇研究的首要权威。他曾在剑桥大学与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学习自然科学与艺术史。曾执教于英国沃尔夫森学院研究、苏格兰格拉斯大学与圣安德鲁斯大学等。因其自然科学的学术知识背景,肯普更注重以更为理性、科学的视角进入艺术史研究——这与达·芬奇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探索有着惊人的耦合。
肯普在达·芬奇研究、文艺复兴艺术史、艺术与科学等方面发表过大量著述,曾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有文章,出版有《莱奥纳多·达·芬奇:自然与人类的杰作》(1981)、《莱奥纳多·达·芬奇》(2004)、《莱奥纳多·达·芬奇:经验、试验、设计》(2006)、《美丽公主:达·芬奇“新作”鉴定记》(2010)。此外,他还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等重要场馆策划了多个与达·芬奇相关的重磅展览。
前言 艺术史在行动? 1
序言 达·芬奇简介? 5
第一章 《最后的晚餐》与最初的尝试? 16
第二章 “还原”《最后的晚餐》? 48
第三章 望向丽莎? 66
第四章 被盗走的圣母子像? 97
第五章 美丽公主? 132
第六章 丑陋的争端? 154
第七章 救世主? 180
第八章 科学与视觉? 208
第九章 古抄本与计算机? 234
第十章 展览? 251
第十一章 密码与谣言? 277
后记? 307
参考资料? 309
图片版权? 312
致谢? 314
索引? 318
前言? 艺术史在行动
这本书囊括了莱奥纳多·达·芬奇半个世纪的人生,是我与达·芬奇的个人际遇。它不是一部自传,即使在我的整个学术生涯中,它都显得极为特殊——可能它更接近高度聚焦一系列经历的回忆录。我不知道任何能够与之比较的作品。2008年,对达·芬奇研究最多的卡罗·佩德莱蒂已经或者一直有意出版一本700多页的《莱奥纳多与我》。虽然那本书是一个出色的研究交流宝库,融合了卡罗个人的洞见和达·芬奇的笔记、草稿、绘画及相关文献,但是,卡罗却并没有展现由此而延伸出的关于人、机构、事件与诡计的生动故事。
在艺术史,甚至更广泛的领域,达·芬奇都是无可匹敌的。他是20世纪前著名的历史人物。2013年有一项衡量历史声望的定量分析,达·芬奇位列“20世纪前的艺术家”榜单榜首(第二位是米开朗琪罗),而在另一项“前30名历史人物”排行榜中,达·芬奇排名29,位居前列的是耶稣和拿破仑,阿道夫·希特勒排名第7。
2011~2012年的冬天,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兰宫廷画家”展览,所有门票提前售罄,部分门票还以天文数字般的高价在网络上转售。一个艺术展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前所未有的,达·芬奇就像票务网站上的一位“当红明星”一样。而一般占据“当红明星”位置的并不是画家,也不是雕塑家,而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这样的摇滚乐巨星,他的名曲《老板》在谷歌上拥有近1900万次的点击量。在写作本书时,达·芬奇在该网站的点击量也接近1000万次,而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点击量则高达2850万次。对于一个500多年前的艺术家兼工程师来说,如此火爆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非比寻常了,而且他还以什么事都没能完成而闻名—当然,除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还有可能是知名度仅次于其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同时,他还绘制出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幅素描:在一个圆圈和方形中张开 四肢,并且有着四条胳膊和四条腿的裸体男人(基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理论)。
达·芬奇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又充满着无拘无束的幻想。人们关注他,一部分是因为他享誉盛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研究领域横跨艺术、科学与工程,其涉猎的深度、广度以及创造性都是举世无双的。正因如此,他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也成了一个始终开放的理论宝库,没有人能够匹敌——你见过有人销售“米开朗琪罗密码”之类的书吗? 达·芬奇的研究事业是如此与众不同,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我从事达·芬奇这项研究工作已近50年,可以说见过了它的全貌。我曾与大大小小的学者、收藏家和策展人打过交道,也曾与艺术世界里充满膨胀的自负情绪且狡猾的经销商、油腔滑调的拍卖商斗智斗勇。研究达·芬奇的主要学者和作家,甚至是伪历史学家和幻想主义者,都与我有过交集。在一些私人或公共场合,我也曾对一些人的攻击进行了回应。我一直在应对那些日益膨胀的“达·芬奇狂热分子”,谨慎地与学术界和博物馆的既得利益相处。“反莱奥纳多”群体一直向我施压,有时达一周多次。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过去100年中关于达·芬奇的两大重要发现,其中一个突然陷入了敌对与争议,另一个的名声与价值则不由自主地攀升。精巧的仿品考验了我鉴别真伪的能力,百万英镑计的达·芬奇商业市场也让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一些较为突出的金额高昂的庭审案件当中,警察曾因达·芬奇的圣母子像在苏格兰的城堡盗窃一案来向我咨询。我组织过许多场达·芬奇的展览,介入过所有相关的周旋当中,我也参与过诸多广播和电视节目。不得不说,大多时候,出版商和编辑对我提出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受益匪浅。我曾在国家收藏委员会中任职,目睹了艺术世界各种活动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我也一直从事自身的研究工作。而这一切,在20世 60年代末我第一次接触达·芬奇的解剖素描时,都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来很多时候,我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对达·芬奇的研究,我已经说了所有想说的话,是时候继续向前了。1981年我的第一本专著《莱奥纳多·达·芬奇:自然与人类的杰作》出版时,我的确认为我们的关系差一点就这样定形。好在后来我意识到达·芬奇其实从来没有和我“分手”。他始终在向和他交往过的人提出不可抗拒的要求。
达·芬奇就像是一块磁石,人们很容易被他一些荒谬的想法所吸引,但能与500多年前的人物对话是一种荣幸,更何况他依然活跃在人们的脑海中。虽然很多达·芬奇的研究者所提出的理论站不住脚,但是他们确实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情感。在本书中,我会尽量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对此进行回应,不过依然担心有时会显得生硬。达·芬奇持久的影响力保证了公众对我的研究工作以及我参与的媒体节目抱有高度的兴趣。我也很享受与众多国际友人及同僚的广泛接触,他们对于揭示达·芬奇的天才之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来,将我所了解的达·芬奇讲 述给好奇的学生们,是一种持久不断的欢乐,我也很乐意其中一些达·芬奇的“粉丝”能够与我保持联系。
关于达·芬奇的故事数不胜数,它们生动有趣,极富启发性,但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历史学意义上的事实:每个人获取的知识、个人观点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特定的成长及生活环境的。简单来说, 就是认识方式不同,事物的样貌也会产生不同。它有点像现代物理学中的概念,即观察者和观察手段对于观察系统的介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曾多次举办“艺术史在行动”的研讨会,我们广泛讨论了艺术史知识得以产生的各种环境。而意识到环境的广泛性本身就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也为那些打算进入艺术领域的学生提供一些建议。艺术史研究领域表面平静,但清醒的人会看到在所谓的客观分析和专业话语的表象下,仍隐藏着混乱、一意孤行、偏见、既得利益、民族性,以及那些被刻意操纵的争论,它们全都混杂在一起。有人很珍视某些理论,但其论据却是一些站不住脚的假设。在作品的鉴定中,对鉴赏力的强调 会让“困难的”科学检测证据得不到重视。声称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可能会轻易否定其他的分析模式。而作品归属的认定则有可能牵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陷入纷争。在极端情况下,策展人或许会为了获得展览资金而修订展品目录,博物馆的馆长和董事会也可能会违反相关的规定。
对于那些书写或宣传达·芬奇的人而言,为了吸引观众,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捏造一套新的理论。媒体会被所谓的异端邪说和对神秘教派的忠诚所吸引,记者会去迎合公众的口味,甚至附和那些造假者,让专家们受辱;电视公司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会用一种“摇摆不定”的标准来证明那些古怪的想法是合理的。有人称,《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本人男扮女装后、以自己为模特绘制的,最近又有人称变装做模特的人其实是他的学生萨莱,又或许这件作品根本不是达·芬奇所作,还有人告诉我蒙娜·丽莎其实是提香所画的大溪地公主。而藏于都灵的著名《自画像》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个样子。没有什么能阻止公众的想象—诸如此类的假想层出不穷。每个月都会有新的谬论出现,然后和旧的谬论叠加。人们会很容易陷入自我辩护的模式,平静地立于一片混乱之上,做出如古代诸神般的判断,但很显然,我也处于利益和偏见的复杂网络中,而且并不能声称自己拥有某种独特的途径,能够接近真正的事实。所以,我已经尽力保持清醒,意识到我的观点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本书的组织结构大体上是根据主题而非时间先后来安排的。序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达·芬奇的职业生涯,为我所关注的作品建立了一个语境。前七章以《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以及另一些我尤为青睐、有过诸多交集的著名作品作为案例展开,即使有些遭遇并不愉快。接下来的四章则以主题的形式探讨达·芬奇作品的方方面面,每一章都旨在阐明现代艺术史书写的一个特定方面。我所做的研究并非按照传记的框架来构成的;而且本书也没有涉及达·芬奇相对较小的绘画作品。 当我开始研究达·芬奇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然而, 这些年来他一直待我很好。谨借此书向达·芬奇表示由衷的感谢。
肯普是个天生的讲故事的人。这本书将带领你踏上一段旅程,了解历史上最有趣人物达·芬奇的生活、工作状况和艺术遗产。肯普作为一个你觉得可以信任的向导——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当你在阅读过程中,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伙伴。
——《泰晤士报》(The Times)
一位学者回顾了他研究达·芬奇生平和作品的漫长职业生涯,并对他过去50年与达·芬奇之间的“私人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描绘。这位作者在分析达芬奇艺术的“心灵意图”方面表现出色。快来报名参加这些信息丰富、诙谐风趣又“固执己见”的艺术史课程。
——《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肯普穷其一生都在研究和写作那位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也最神秘之人。在此,他“介绍了自己与莱奥纳多·达·芬奇的私人关系”,巧妙地将个人故事与对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几件作品的评估和分析结合起来,包括《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和最近刚刚出售的《救世主》……正如肯普所述,“莱奥纳多激起了人们的勤勉奉献与不受限制的幻想”。包括“达·芬奇狂热疯子”在内的诸多达·芬奇爱好者定会品读这篇引人入胜的叙述文章,并大加赞赏。
——《书单》(Booklist)
“马丁·坎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研究莱奥纳多的学者。”
——沃尔特·艾萨克森
在个人叙述与历史研究交织之下,肯普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他在达·芬奇研究过程中,与艺术世界内外各种势力的机遇,包括形形色色的学者、收藏家与策展人,油滑的拍卖行与经销商,伪历史学家与幻想家……每一回惊心动魄的作品鉴定、每一场惊艳世人的亮相展示,都是各方博弈、妥协与成就的结果。
肯普在书中分享了他是如何应对“达·芬奇狂热分子”的,如何小心翼翼地游走在既得利益者间,又如何面对源源不断出现的伪作,等等。尤为精彩的是,书中别讲述了关于达·芬奇的两项发现——《美丽公主》与《救世主》,肯普在对作者归属的判定以及对作品的修复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半个世纪间,肯普平均一周要鉴别两幅以上的号称归属为达·芬奇的作品,从这些宝贵的经历中,我们得以了解画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任何一位学过美术,或者爱好美术的人,只要听到莱奥纳多·达·芬奇这个名字,崇敬之情无不油然而生。仿佛 500 多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又在历史的屏幕上展现了出来。其时,达·芬奇已经赢得了整个人文世界的赞誉。与其同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写道:“上苍通常将最丰厚的禀赋倾注于人类,而且有时还把这些盖世奇才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一个人美貌、德行和才华,因此这个人无论从事什么,都出类拔萃……人们在达·芬奇身上便清楚地见到这一情景。”1519 年 5 月 2 日,享年 67 岁的达·芬奇在克鲁庄园溘然长逝。克鲁庄园位于法国卢瓦尔河谷的昂布瓦兹,现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达·芬奇曾给故乡佛罗伦萨带来巨大声誉,消息传来,佛罗伦萨诗人乔万尼·巴蒂斯塔·斯特罗齐,哀伤地为他献上不朽的诗句:
唯有他超越了所有人,
超越了菲迪亚斯与阿佩莱斯,
以及他们所有成功的同伴。
一支所向披靡的队伍。
众所周知,达·芬奇已经长眠不起,但是,人们依然觉得,他还活着。他真的还活着吗?毫无疑问,活着的,是大量达·芬奇作品、笔记、故事中的达·芬奇,一个让所有人折服的艺术灵魂,始终游荡在我们的视觉和记忆里,让人浮想联翩,隐秘而伟大。达·芬奇的贡献丰富了整个文艺复兴的内涵,但是,我们真正了解他的伟大,却还不到两个世纪。
在达·芬奇的诞生地芬奇小镇,立着一方石碑,上面仅有简单的达·芬奇生平信息。达·芬奇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一些可移动的作品,被收藏在许多著名博物馆,供研究者研究、爱好者瞻仰;一些不可移动的作品,包括在佛罗伦萨、米兰的个别建筑以及保留在建筑里的壁画,例如,绘制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餐厅墙壁上的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等。直到 18 世纪末,人们还仅仅只是从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和梅尔兹的《论绘画》中了解到达·芬奇是一位杰出的画家。 19 世纪末,随着达·芬奇手稿的现世,人们开始将他与科学家联系在一起。因为达·芬奇的手稿中,有许多与蒸汽机、潜水艇、飞行器、汽车、工地机械、战争防御系统相关的图解。有些图解,还将人类脑部与洋葱,坐着的男人与水的动态,女士的血管、呼吸、泌尿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 相关联。这些完全是从科学家,而非只是从艺术家角度的思考。所以,达·芬奇被解读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超凡巨匠,甚至被神化了。 可见,我们距离了解真正的达·芬奇还很远,尤其对他创作时的所思所想,可谓知之甚少。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马丁·约翰·肯普(以下简写马丁·肯普)撰写了《与达·芬奇同行:艺术世界内外 50 年目睹之清明与疯狂》这部让人饶有兴味的著作。
马丁·肯普,1942 年 3 月 5 日出生,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展览策划人,从事达·芬奇生平和作品研究的权威专家。年轻时就读于温莎文法学校,1960 年至 1963 年在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学习自然科学和艺术史。马丁·肯普在苏格兰工作 25 年有余,1966 年至 1990 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美术,之后在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艺术史与理论。 1991 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95 年起在英国牛津大学担任艺术史系教授,直至 2008 年退休。此外,他还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机构担任过客座教授,获得过英国沃尔夫森学院研究教授职位,并与艺术史学家玛丽娜·华莱士一起,推出了“世界的达·芬奇”项目。马丁·肯普写过不少有关达·芬奇的书。2010 年,与法国工程师帕斯卡·柯特合著的《美丽公主》,讲述了一个达·芬奇真迹鉴定过程的真实故事。他不仅运用流传过程考证、材料论证、技法风格等常规的鉴定方法,还利用法医的鉴定方法,将画面左上角发现的一枚淡淡指纹,与达·芬奇作品《圣杰罗姆》上残留的指印相匹配,最终为《美丽公主》作者的归属问题提供了充足的理由、确凿的证据,鉴定故事读来津津有味,
令人拍案叫绝。目前,国内已引进的马丁·肯普著作,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艺术、科学和直觉—从达·芬奇到哈勃望远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达·芬奇:100 个里程碑》(金城出版社,2019)。现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将出版由沈丽暘翻译、刘爽校译的《与达·芬奇同行》。
“隐秘”的基本解释是隐蔽不显露。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然而,马丁·肯普在《与达·芬奇同行》第十一章中,却将其“密码”与“谣言”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前者是成功的推理小说,与马丁·肯普的探究截然有别。马丁·肯普笔下解读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名作,不是凭借想象和颠覆性的演绎激起读者的兴趣,而是以科学的态度,不畏读者披毛索靥的苛刻,以足够详赡的史料,深入而精细周密的研究,将烦琐的考证变得娓娓动人。《与达·芬奇同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科学的方法揭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达·芬奇的思想。马丁·肯普以目鉴原作为前提,结合文献学、图像学,包括复原技术在内的科学检测,以及展览、模拟实验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构会甄释。在这个过程中,马丁·肯普不是从鉴赏角度,而是以倍加谨慎的研究态度,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具可靠性的依据,来描述他的所见之物。所谓真相,也即人们自以为熟悉,实际却并未完全参透的玄机。那么在马丁·肯普看来,达·芬奇名作之下的真相又是什么呢?也许,不只是视觉,还有达·芬奇用绘画讲故事的独特方式,及其所具有的超常的关联性思维与综合的艺术创造力,非凡的跨界与实验探索的想象力吧。 由此,马丁·肯普开始了他钩深致远的探赜索隐,通过对达·芬奇名作下的真相解码,来满足人们求知的天性,带领读者在获得种种喜悦的同时,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