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
倾听“都市里的李子柒”,讲述光阴的故事
ISBN: 9787549551811

出版时间:2020-10-01

定  价:68.00

作  者:朱应 著绘

责  编:张玉琴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现当代随笔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艺 生活
装帧: 软精装

开本: 32

字数: 86 (千字)

页数: 272
纸质书购买: 京东 天猫 当当
图书简介

这是一部独特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关于民间时令小食的原创图文作品。生活家艺术家朱应,在每个节令里,循古法制传统小食,比如立春的名糕、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和松子糖等,同时伴有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书画创作,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传统的节令文化,传递那些被日渐遗忘的传统小食和仪式感。朱应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持,在浮躁的城市里别造一种心灵的风景。小食里的光阴,有大人们难忘的童年回忆,也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故事。

这是一部熔文学、工艺、手作、美食、书画于一炉的唯美之作,传递着中国式生活美学的精髓,为我们在拥挤忙碌中的疲惫心灵提供一份温柔的滋养。

作者简介

朱应,1981年出生于上海,长于艺术世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生活家,艺术家,应舍文化创始人。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吴昌硕艺术研究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序言/前言/后记

"应时·日常(代序)

胡建君

生于江南古镇、长于艺术世家的朱应是温暖有爱的,她关照着喜欢的每一位朋友,在每个节日和生日,都会送上惊喜的祝福和美食,甚至贯穿了整个春秋冬夏。仿佛她一年四季都在做蛋糕,做月饼,做蜜饯,做粽子,做芝麻糖,做八宝饭,又香又暖,满满当当都是爱。每一种包装也都是极致用心的,或者精致的木盒子,或者文艺的纸袋子,或者质朴的布兜子,上面都有可爱的字画,或写或绣或印,可以陪伴一辈子。

朱应说一切源于古镇带给她的记忆和动力。小镇里的人,最能感知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滋味,那里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当季的小食:立春的名糕、清明的春团、寒露的青豆、立冬的芝麻糖……她小时候最爱穿梭在曲曲折折的弄堂间,将百家味道都留在舌尖心底。后来搬迁到城市,她心心念念想把江南古镇那些素朴的小食,用最正宗的食材,最传统的古法手作,一一还原。一把米,一片叶,一勺油盐,需要多少火候,多少步骤实现,一点都不能含糊。如此,单纯的食材就饱含了密密的情感寄托,造就了美食的经典品质,才可以代代传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朱应希望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这种爱的传承和力量。每做一款小食,她都会带着孩子去寻觅古法小食手作人,同时翻古书,寻典故,琢磨古人对生活的极致用心。她带着孩子亲手设计小食包装,在一个个日夜里一遍遍绘制有爱的字画,用生活美学的态度再造那些温情的美食,让大家对传统节日有了新的感知和憧憬。这样的心手传递,她称之为“有态度的传承”,饱含着人与人的温情。

她又始终在忙里偷闲地写字。6岁开始习书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她,从没有过一天的懈怠。她写下“成长”“遇见”“浪漫”“天真”“从容”“无事”“欢喜”,都是手舞足蹈的模样,配上小小的充满生活情趣的画,仿佛它们的眉眼之间都有着不同表情,那真是万种风情。她也写长长的《道德经》,写《心经》《兰亭集序》,铁画银钩,字正腔圆,仿佛直接可以做字帖,一看就是受过童子功训练的。勤奋与用心,不舍昼夜,那是照亮她前路的光。

朱应也做有品质的公众号,里面的图文都是自己编排的,文字也美得发光。她说“安暖相伴,向光而行”,她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期待毛茸茸的萌发和新生”,她说“有霜雪,有晴空,有甜的果子,热的饭食,还有长而隽永的携手陪伴”。她的内心阳光而纯真,会被美好的一切打动,望向人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谈风月,但问耕耘。连两个儿子都在她的教化下,在包装纸上写了童真十足的“豆”“糖”等,传播到四方,感觉写字的心情都是甜的。同样平淡天真的她,总是用美文美食向她喜欢的大家汪曾祺或丰子恺致敬,内心总是灿烂光明的。

朱应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家。她想把自己对生活与美的态度,把收获的心得与经验更多更好地传递出来。2016年,她创办了独立文化品牌“应舍”,法尚应舍,行藏在我,无住无执,无上欢喜。“应舍”专注于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美学、传统习俗的研究实践与传播。她说:“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懂得自己发光发热,滋养他人,这样存在是有价值的。”她认为美育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更希望把传统文化与美好的生活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幸福永驻。

与成立“应舍”的初衷一样,这本《小食里的光阴》有字画,有食品,有物件,有天空,有大地和四季,有温暖的日常。就像一个小小的家,有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带着四季花开的园子,映射出温润美好的海上风情与江南文化。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星云流转,万物生焉。天地万物本身,日常的每一天,就是神授的最大艺术。她说:“感恩有当下的美好,也有彼岸的可爱。用每一天的认真相待,长出扎实的生活。因为有心,更需感恩。”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是从小朝夕相伴、有着大爱大慈悲的外婆,她从此一直都在感恩,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感恩日升月落的每一天。

朱应说:“我喜欢写字,这是我的爱好,就像一个蜜罐子,里面储存了力量和热忱,放松和平静,做小食也一样。”美食、美物、设计、字画都一样,让人充满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力量,来自广阔的愿力与纯净的初心。她说她要写会呼吸的字。她的字,她的画,她的节令小食,就像有爱的人,把深深浅浅的情意,宽宽广广地布施,有如阳光普照,水泽万物,令日常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名家推荐

朱应是跟着节气过日子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她生活中春的温煦,夏的热烈,秋的澄澈和冬的肃穆。她的生活是有节奏的,是天地的节奏和自在的韵律。她记录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读她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写字画画姑娘的幸福,会被她感染。

——鲍鹏山(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这本《小食里的光阴》有字画,有食品,有物件,有天空,有大地和四季,有温暖的日常。就像一个小小的家,有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带着四季花开的园子,映射出温润美好的海上风情与江南文化。

——胡建君(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作家,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生活家艺术家朱应以二十四节气为循环往复的纵向时间轴,以江南文化腹地为空间架构,冶文学、工艺、手作、美食、书画于一炉,进行当代语境下的生活美学叙事,这一当代呈现反映了对传统文化基因“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意识。

朱应有意无意间通过自己的日常修为和美学理念建构一种“过日脚”的秩序,不惊不咋,她依托的还是老祖宗的二十四节气。她那些书画的养成都成了这种日常生活的滋养。可以说,生活方式的重塑其实就是生活态度的理念显现。归于日常,让素朴的身体与素朴的灵魂于素朴的物事之间融会贯通。朱应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持,在浮躁的城市里别造一种心灵的风景。默会于心,心手相契。

——徐明松(出版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看朱应书画展览时读着的这句,至今依然记得。朱应是我的远房亲戚,也是曾经的邻居,多年后再见,经历过一番人生风雨的她,独力把两个小娃都拉扯成了小男子汉,而她自己更让我吃惊,在家带娃看书,写字画画,居然自成了一派格局,笔下四季,纸上春风,身边也有了更惜之爱之的人。艺术是讲不清爽的事情,但朱应的从容确眼见着是一种力量,这是奇妙的自觉,从朴素生活里独步而出,如同花开花落四季流转一般沉默执着,任性生长,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马良(当代艺术家)

初次见到朱应的书法,我很吃惊,看上去像孩子写的,有种天真、拙朴的率性,仔细打量,又觉得在天真和拙朴中,还有一份成熟和淡定。看到朱应画的小女孩,我立即想到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插图,把孩子的懵懂、可爱、圆润画得淋漓尽致。

她家世深厚,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书法,她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长大的。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感到她浑身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在朱应的身上我看到了两个层面,熏修书法打下的烙印,以及顺应现代文明焕发出来的活泼精神。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常年从事儿童教育,深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孩子的重要性,可是如何切入日常的生活和教学?朱应带着儿子,用了好几年时间,遵循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记录自己家乡的食物,这是最鲜活的传统文化教育。食物是生命的根基,透过食物,现代人可以感受到以前的人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也可以反省当下的快餐文化,是否缺失了什么。

——吴蓓(中国华德福教育的先行者)

朱应老师的文字、书法、绘画,有生命,有生活,有生机,她立足此刻,回接传统,连通未来,完成了这样一本好看的书。书中动人又可爱的时节之美,小食之趣,光阴之味,有如缤纷落英,纷纷扬扬,构成了属于她的最好的应舍美学。

——冷玉斌(全国优秀教师,“亲近母语”《家庭学校》主编 ,

《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

这是一本带着温度而又有爱的“小”书,之所以称“小”,是书里有着艺术家骨子里很多的“小钟爱”,在节气的给予中交织并放出小光芒,如烛火,小而有穿透力,照进生活暖入内心。更使人在分享和实践中,有着小小的生生不息的幸福感。

——雷迦(三个孩子的母亲,资深媒体人、策展人和美育传播者)

编辑推荐

十二款古法手工江南节令小食,在朱应的精心还原、制作和描绘中,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息息相通,仿佛都有了生命和灵性,承载着多少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那些日渐被遗忘的传统仪式与慢生活,都在这一笔一画、一糕一点中获得新生。

在都市,在乡野,总有那些才华横溢、心灵手巧的女子,像朱应和李子柒一样,守护、传承和创新着中国式生活美学。

精彩预览

应时•日常(代序)

胡建君

生于江南古镇、长于艺术世家的朱应是温暖有爱的,她关照着喜欢的每一位朋友,在每个节日和生日,都会送上惊喜的祝福和美食,甚至贯穿了整个春秋冬夏。仿佛她一年四季都在做蛋糕,做月饼,做蜜饯,做粽子,做芝麻糖,做八宝饭,又香又暖,满满当当都是爱。每一种包装也都是极致用心的,或者精致的木盒子,或者文艺的纸袋子,或者质朴的布兜子,上面都有可爱的字画,或写或绣或印,可以陪伴一辈子。

朱应说一切源于古镇带给她的记忆和动力。小镇里的人,最能感知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滋味,那里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当季的小食:立春的名糕、清明的春团、寒露的青豆、立冬的芝麻糖……她小时候最爱穿梭在曲曲折折的弄堂间,将百家味道都留在舌尖心底。后来搬迁到城市,她心心念念想把江南古镇那些素朴的小食,用最正宗的食材,最传统的古法手作,一一还原。一把米,一片叶,一勺油盐,需要多少火候,多少步骤实现,一点都不能含糊。如此,单纯的食材就饱含了密密的情感寄托,造就了美食的经典品质,才可以代代传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朱应希望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这种爱的传承和力量。每做一款小食,她都会带着孩子去寻觅古法小食手作人,同时翻古书,寻典故,琢磨古人对生活的极致用心。她带着孩子亲手设计小食包装,在一个个日夜里一遍遍绘制有爱的字画,用生活美学的态度再造那些温情的美食,让大家对传统节日有了新的感知和憧憬。这样的心手传递,她称之为“有态度的传承”,饱含着人与人的温情。

她又始终在忙里偷闲地写字。6岁开始习书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她,从没有过一天的懈怠。她写下“成长”“遇见”“浪漫”“天真”“从容”“无事”“欢喜”,都是手舞足蹈的模样,配上小小的充满生活情趣的画,仿佛它们的眉眼之间都有着不同表情,那真是万种风情。她也写长长的《道德经》,写《心经》《兰亭集序》,铁画银钩,字正腔圆,仿佛直接可以做字帖,一看就是受过童子功训练的。勤奋与用心,不舍昼夜,那是照亮她前路的光。

朱应也做有品质的公众号,里面的图文也美得发光。她说:“真实质朴地生活,把那些最平凡时光的深情和温暖分享给大家,倾心相遇,安暖相伴——是我的愿心。”她的内心阳光而纯真,会被美好的一切打动,望向人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谈风月,但问耕耘。连两个儿子都在她的教化下,在包装纸上写了童真十足的“豆”“糖”等,传播到四方,感觉写字的心情都是甜的。同样平淡天真的她,总是用美文美食向她喜欢的大家汪曾祺或丰子恺致敬,内心总是灿烂光明的。

朱应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家。她想把自己对生活与美的态度,把收获的心得与经验更多更好地传递出来。2016年,她创办了独立文化品牌“应舍”,法尚应舍,行藏在我,无住无执,无上欢喜。“应舍”专注于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美学、传统习俗的研究实践与传播。她说:“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懂得自己发光发热,滋养他人,这样存在是有价值的。”她认为美育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更希望把传统文化与美好的生活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幸福永驻。

与成立“应舍”的初衷一样,这本《小食里的光阴》有字画,有食品,有物件,有天空,有大地和四季,有温暖的日常。就像一个小小的家,有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带着四季花开的园子,映射出温润美好的海上风情与江南文化。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星云流转,万物生焉。天地万物本身,日常的每一天,就是神授的最大艺术。她说:“感恩有当下的美好,也有彼岸的可爱。用每一天的认真相待,长出扎实的生活。因为有心,更需感恩。”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是从小朝夕相伴、有着大爱大慈悲的外婆,她从此一直都在感恩,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感恩日升月落的每一天。

朱应说:“跟着节气过日子,是生活的希望和祝福。字画食衣,文创住行,美的信仰,这些表达里有我的性情、思绪和生活态度。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给大家呈现来自日常的中国式生活美学。”她的美食、美物、设计、字画都一样,让人充满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力量,来自广阔的愿力与纯净的初心。她说她要写会呼吸的字。她的字,她的画,她的节令小食,就像有爱的人,把深深浅浅的情意,宽宽广广地布施,有如阳光普照,水泽万物,令日常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