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恐惧与颤栗》探究了信仰的本质,是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本书为《恐惧与颤栗》经典导读,开篇即概述了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及思想,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而后依照原著的写作顺序,对其主要思想进行逐一的阐释;最后围绕学界历来对《恐惧与颤栗》这一文本的多元化阐释展开讨论,梳理其接受史,并记述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文本细读的方式与清晰易懂的阐释,使得本书成为哲学专业学生和其他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们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现象学》《恐惧与颤栗》《笛卡尔式的沉思》《存在与时间》《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进行导读。丛书不仅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艰深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论点、思想和持久意义,还总括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并整合了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旨在为国内哲学专业学生及哲学爱好者深入学习及理解原著,并展开该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优良读本。
作者:约翰·利皮特(John Lippitt),英国赫特福德大学伦理学和宗教哲学教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名誉哲学教授。著有《克尔凯郭尔思想中的幽默与讽刺》《叙事、身份与克尔凯郭尔的自我》《克尔凯郭尔的牛津手册》等。
译者:郝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著有罗伯特·所罗门《与尼采一起生活》等。
第二版序言 i
致谢 iv
克尔凯郭尔文本的关键参考文献 vii
《恐惧与颤栗》常用版本检索表 xi
第一章 导论 1
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与著作 5
索伦与雷吉娜 11
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间接交流与假名作者 16
亚伯拉罕与以撒 22
本书的规划 31
第二章?开场:“序言”“定调”与“赞颂亚伯拉罕的演说” 35
序言 37
定调 43
赞颂亚伯拉罕的演说 58
第三章?无限弃绝与信仰:“发自内心的开场白” 67
悲剧英雄主义与无限弃绝:一段开场白 77
无限弃绝与信仰 81
小伙子与他的公主 87
信仰与无限弃绝的关系是什么? 99
亚伯拉罕在拔出刀的那一刻相信什么? 126
第四章?悬置伦理:疑问I与疑问II 143
疑问I:是否存在一种对伦理的目的论悬置145
疑问II:是否存在一种对上帝的绝对义务?181
小结 188
第五章?沉默的声音:疑问III 191
四个诗意的人物 201
重新回到亚伯拉罕 224
尾声 231
第六章?与《恐惧与颤栗》真正相关的是什么?235
介绍《恐惧与颤栗》的接受史 238
列维纳斯:反对克尔凯郭尔的“暴力” 245
塔克文的罂粟花 249
向雷吉娜传递的信息? 251
对承担义务的召唤:令人震惊的神学论述 254
信仰的心理状态 256
基督徒生活的诸多规范 258
穆尼:伦理学、两难的困境与主观性 273
德里达:有所牺牲的伦理 285
“它与伦理并不相关!”一种不同的声音 290
信仰、“末世的”信任与“极端的”希望 294
《恐惧与颤栗》隐藏的基督性 335
结论 352
第七章?沉默的约翰尼斯究竟有多可靠? 355
丹尼尔·康威与安德鲁·克罗斯:约翰尼斯的逃避 360
斯蒂芬·穆尔霍尔:约翰尼斯与字面意义 385
结论 408
参考书目 410
索引 423
译后记 432
编者按:约翰·利皮特于2003年发表和出版了《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第一版,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2022年版,即利皮特《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的第二版,本文是利皮特为该书第二版撰写的序言。
第二版序言
回到一本在十二年前完成的论著,并为之撰写第二版,这不仅是一种不寻常的经验,而且显然是一种复杂的经验:我发现了这样一种混合体,对于其中的某些东西,我仍然认为多少是正确的,而对于其中的另一些东西,我现在明显并不这么认为。我认真抱持的一个想法是,这是一本已经存在的论著的修订版,而不是一本全新的书。因此,我试图做的是修正与扩充第一版,而不是要求我自己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处理这项工作,就好像我如今是在从头开始撰写第一版。
劳特利奇出版社征集的五位读者对第一版的评述都是有用的,其中的某些评述非常有用,它们极大地有助于我构建改写这部作品的框架。这些读者对于第一版的评价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他们都一致同意,这本书拥有良好的基本结构与布局安排,不应该改变它们。我已经接受了这个建议,保留了与先前版本相同的章节结构,仅仅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做出各种变更。这些读者对于诸多章节应当添加什么内容,给出了多方面的建议,然而倘若我要采纳所有建议,那就会让这本书的篇幅至少比原先多出两倍:对于这套哲学经典导读丛书来说,这种做法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我采纳的仅仅是其中的某些建议。我做出的多半是以下两种变更:第一,遍及本书的是这样一些修订的素材,自本书第一版在2003 年出版以来,在二手文献(与其他各种思想观念)中出现了某些重要的发展动态,我的目的就是想要用这些素材来与这些重要的发展动态进行对话。第二,有一部分是全新的素材,它们主要集中在第3 章与第6 章中。第3 章解释了为什么我对于“信仰”与“无限弃绝”之关系的看法会发生变化。尤其与之相关的是得到巨大扩充的第6 章,我在那里添加了一节新的文字,其中我将信仰当作“末世的信任”(eschatological trust ,这是约翰·达文波特[John Davenport ]的用语)与“极端的希望”(radical hope ,我在这里吸收了乔纳森·利尔[Jonathan Lear ]的这个用语,并将其与克尔凯郭尔在1843 年撰写的“陶冶性”讲演《信仰的期待》联系在一起,它是在《恐惧与颤栗》问世前五个月发表的)。在第6 章中,我不仅添加了一节新的内容来论述与《恐惧与颤栗》有关的“神令伦理学”(divine command ethics),而且还在这章开头添加了一节简短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给出了《恐惧与颤栗》这个文本的“接受史”,对诸如卡夫卡、萨特和卢卡奇这样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做出了篇幅不长的评述,并强调了他们解读这个文本的各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最后,对于那个在第7 章中出现的争论,我略微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就某种程度而言,我的这种改变在恰当的地方将有明显的表现。
这个新版本的篇幅总体上仍然比第一版要多出四分之一。然而,劳特利奇出版社明智地设置了篇幅的上限,这让我必须做出某些艰辛的选择。倘若篇幅允许,我就会更多地介绍新近二手文献(虽然我也确实认为,对于这种不仅期望多少唤起更有经验的学者的兴趣,而且还试图引导不熟悉这个文本的读者的论著来说,它的篇幅长度应当是有所限定的)。某些注释的目的是向读者指明方向,让他们可以进一步去寻找那些可能有帮助的读物。虽然我并没有削减第一版的重要章节的内容,但我还是(从原本的第6 章中)删除了一些评论过第一版的读者所喜爱的论述美德伦理学的内容。不过,我用来替代这种对于美德伦理学的较为笼统的讨论的内容是,对于诸如信仰生活中的信任与希望这样的美德术语所进行的更为具体的讨论,我希望这种讨论能够更好地弥补我删减内容所造成的损失。
考虑到读者要求我保持这本书的基本结构原状的建议,我认为,有必要在结尾处进一步添加一个章节来论述“《恐惧与颤栗》这本书的持久重要性”。在我看来,这种重要性主要可以从整个讨论中推断出来(尽管这或许尤其可以根据第6 章的内容推断出来)。事实上,我的研究进路的典型特征是,我的主要兴趣在于“将过去的思想作为鲜活的论证”,尽管我也不希望自己没有留意到克尔凯郭尔重要的历史语境。
对于克尔凯郭尔论著的诸多翻译版本的评论,请参见位于第vii 页的关于克尔凯郭尔文本的关键参考文献。
——选自(英)约翰·利皮特著,郝苑译《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如果你想阅读《恐惧与颤栗》但又无法理解其内容,那么这本书将是一份极好的参考资料。利皮特先生很好地解释了“无限弃绝的骑士”与“信仰的骑士”之间的区别,这对于我来说是很难把握的概念,但是通过阅读这本导读,我最终理解了它们。倘若想要更好地理解《恐惧与颤栗》这一关于哲学与宗教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值得一读。
——读者评论(选自亚马逊官网)
作为一名一流的克尔凯郭尔研究学者,利皮特有一种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表达复杂难懂的思想的天赋,这使得本书成为本科生和其他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们的理想导读。
——大卫·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利皮特是英语世界中研究《恐惧与颤栗》的顶尖专家之一,其作品中的许多见解都以一种本科生也能理解的形式被提炼出来,它们同时也给更前沿的学者带来启发。这本书对于所有认真阅读克尔凯郭尔的读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约翰·达文波特(美国福特汉姆大学)
这是一部出色的导读。利皮特对《恐惧与颤栗》的每个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包括经常被忽视的早期部分,并为解读克尔凯郭尔这本名著的各种方法提供了深入的解释和批判性的评价。
——瑞克·安东尼·富尔塔克(美国科罗拉多学院)
利皮特的导读异常清晰地解释了《恐惧与颤栗》的背景、中心思想以及主要的二手文献。
——迈克尔·斯特劳泽(美国中中佛罗里达大学)
《恐惧与颤栗》是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卡夫卡、维特根斯坦、萨特等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都曾从中获得灵感,并且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丰富的解读。时至今日,诸多学者仍在围绕这一经典文本展开不休的讨论。而这种种解读和讨论,都反映出《恐惧与颤栗》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不朽价值。也正是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理解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并非易事。而约翰·利皮特的《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对于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来说,则是一本理想的导读作品。
利皮特是研究克尔凯郭尔的一流学者,他尤其擅长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来阐释复杂难懂的思想。在这本导读中,他以逐章逐节的文本细读方法,对《恐惧与颤栗》原文本进行剥茧抽丝式的解读,清晰地将克尔凯郭尔这部经典著作的主要思想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他概述了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及《恐惧与颤栗》的写作背景,总结和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还对《恐惧与颤栗》的接受史进行了梳理,并对历来学者解读《恐惧与颤栗》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充满批判性的评述,可谓给读者从初识克尔凯郭尔到深入研究克尔凯郭尔提供了一条门径。
编者按:本文选自《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的“导论”部分,其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为读者理解《恐惧与颤栗》原著使用的间接交流形式以及假名提供了指导,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
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间接交流与假名作者
不过,在回到《恐惧与颤栗》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们应当回过头来谈谈这个事实:它是一个用假名来撰写的文本。为什么克尔凯郭尔会用假名来发表他的这部如此重要的作品呢?
运用假名是克尔凯郭尔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将之称为“间接交流”。这里的篇幅只允许我们对之做出最简要的论述。“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之间的基本差别,与将自身关联于观念的两种可能方式之间的区别有关。对于某些观念(如数学证明),我能够完全恰当地以一种客观超然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这种观念。但对于某些其他的观念(如我应当成为哪种类型的人,或我很快将死去这个事实),这种超脱的反应就完全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倘若将我自己必死的命运转化为这样一种冷漠的反思,即反对必死命运的哲学家是如何构想死亡的,那么这对我来说,恰恰就是一种逃避即将到来的死亡对我的意义的手段。类似地,倘若我的伦理反思仅仅止步于学习功利主义与康德主义有何不同之处,以便于让我自己能够通过“伦理学理论”的考试,那按照克尔凯郭尔的说法,我的这种做法就是在以“非伦理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那些伦理的事物之上”(JP 1: 649, §10)。要将自己恰当地关联于某些观念,这意味着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这些观念。克尔凯郭尔坚称,伦理关切与宗教关切都应当被归于后面这种范畴。在这种情况下要成功地进行交流,就需要有一种精妙的交流“艺术”。
支持克尔凯郭尔这么认为的部分理由在于他的这个见解:人们生存于各种混淆的状态或“幻觉”之中。此外他还认为,“消除”这种幻觉的途径只能是说服人们承认,由于他们自己的内在经验,他们或许无意识地接受了一种特定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只有以想象的方式进入他们的观点之中,展示对他们的观点所依赖的情感基础的共鸣,才有可能消除他们的幻觉。在《关于我作为作者的工作的观点》(The Point of View for My Work as an Author )这部遗作中,克尔凯郭尔用他自己的声音说出了这样的论断:“一种幻觉永远不可能直接被清除,它基本上只能间接地被清除……对于一个处于幻觉之中的人,必须要从背后去接近他”(PV 43 ),人们必须开始“按照表面的价值来考虑其他人的幻想”(PV 54)。这至少是克尔凯郭尔用假名书写所要达到的部分目的。因此至少就某些假名著作来说,可以认为,进入读者心中的是诸多相关的角色。正如爱德华·F. 穆尼(Edward F. Mooney )所言,
使用假名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它的运作方式是,首先让读者逐个卷入一种人生观。这种策略意在通过诉诸内心来理解这种人生观,就仿佛它是自己的人生观一样。在与读者建立了这种共情的纽带之后,假名著作接下来就能够在这种亲密的关系中揭露这种人生观的局限性与不恰当之处。
克尔凯郭尔在谈论中将间接交流当作一种“助产术”,它是让交流者撤离的关键。交流者的性格与相关事实会对交流造成障碍,带来巨大的风险:我们已经提过,某些评论家试图根据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平来“解释”《恐惧与颤栗》,这就是此种情况的一个例证。但倘若认真对待假名,那么假名在这里就有助于避免这些障碍和风险,因为除了这些文本所揭示的相关情况之外,我们对于克尔凯郭尔的诸多假名一无所知,于是假名就成为了让交流者撤离的一种方式。
因此,进行间接交流的人不仅应当关注交流者试图交流的内容,而且还必须密切关注交流者为了交流而采纳的形式(对立于“内容”的“方式”或“方法”)。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弄明白,这种交流不应当按照抽象的或客观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这就是沉默的约翰尼斯似乎学到的深刻见解: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在讲述亚伯拉罕故事的过程中,他极大地强调了他感受到的“忧惧”,以及他自己试图理解亚伯拉罕的艰辛尝试。在后面这个关注的意义上,就像其他的某些假名一样(如《附言》中的约翰尼斯·克利马克斯),约翰尼斯也是他自己的叙事所塑造的一个角色。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假名写作以及克尔凯郭尔的其他写作方式,并不仅仅是他在体裁或传记形式选用上的古怪癖好。我的建议是,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克尔凯郭尔对于人们应当如何理解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愿望”与“恳请”。在以他自己的名义添加到《附言》结尾的那段简短而又重要的文本《最初和最后的说明》中,克尔凯郭尔做出了如下的辩解:
我的假名或多重假名在我的人格中并无偶然的根据……而是在本质上以创作本身为根据……我是非人格的或以第三者出现的人格化的提词人[souffleur],我以诗化的方式创作出了这些作者,他们的前言相应的就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我是谁,我怎么样都无关紧要……因此,倘若有谁突然想到要援引这些书中的某段特定的文字,那么我的愿望与恳请恰恰是,请他行行好,分别引用假名作者的名字,而不是引用我的名字。
(CUP625-626)
在本研究中,我将尊重克尔凯郭尔的这个愿望。我并不将《恐惧与颤栗》归于克尔凯郭尔,倘若将《恐惧与颤栗》归于克尔凯郭尔,就会带来这样的危险:我们或许就会将这个文本视为克尔凯郭尔(明确地)论述“信仰”本质的话语。而我将把它的这些话语归于沉默的约翰尼斯。正如C. 斯蒂芬·埃文斯(C. Stephen Evans )所说,“认真对待假名的做法为读者提供了保护措施,让读者意识到了一些重要的可能性,而不会让他们预先就排除任何这样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做法,我们暂未判定的一种可能性是,对于约翰尼斯向我们讲述的主题,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向导。(我们将在第7 章中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约翰尼斯否认他理解了信仰,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克尔凯郭尔否认自己能够理解信仰。此外请注意,克尔凯郭尔在以上引用的那段文字中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假名作者的名字。我们将如何理解约翰尼斯名字中的“沉默”这个词呢?某些评论者仓促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一个拥有这种名字的人来说,在他对我们书写或说出的文字当中,显然会有某些无效的东西。例如,杰里·吉尔(Jerry Gill )就断定,事实上,拥有这种名字的作者撰写了整本书,而这本书体现的是“克尔凯郭尔最喜爱的概念策略……反讽”。然而,这样的结论实在是太仓促了。吉尔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约翰尼斯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恐惧与颤栗》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与沉默有关。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它的第三个篇幅最长的“疑问”探究的是沉默与隐瞒的审美形式与宗教形式。不过,将沉默的约翰尼斯置于我们阐述的中心位置,这种做法带来的额外好处是,它可以提醒我们关注他的名字与这样一种可能性:这种聚焦于沉默的做法,甚至比我们在目前所处的立场上所能意识到的更为重要——我将在第7 章中论证这种可能性。
那么,《恐惧与颤栗》论述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已经暗示过了这个简单的答案:“信仰。”约翰尼斯旨在理解信仰的方式是,卷入一个被他认为是信仰典范的个体的生存之中,这个人就是《圣经》中记载的那位族长亚伯拉罕,《创世纪》这本书讲述了亚伯拉罕的故事。不过,约翰尼斯聚焦于亚伯拉罕生平的一段特殊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信仰,命令他献祭以撒,而以撒是亚伯拉罕经过漫长时间等待才盼来的心爱的儿子与继承人。我们应当为那些并不熟悉这个故事的读者简要地概述这个故事以及它在《创世纪》中的背景。
——选自(英)约翰·利皮特著,郝苑译《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