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广西艺术学院1938—2008年美术专业几代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这些论文大多已在《美术》《美术研究》《新美术》等艺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内容涉及美术领域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史论等多个方面。这些文章对美术的写生、教学、创作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与中国各时期的美术发展联系,在“中国画现代化”“油画民族化”,以及挖掘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思考,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刘新,1960 年出生。1986 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教学、研究和编辑工作,兼事绘画与策展。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20 世纪中国美术论稿》等专著多部。
·上辑·
1940 年
张安治 / 画家的正义感及其责任
张安治 / 改进推行我国艺术教育之建议
徐杰民 / 抗战三年与绘画
徐德华 / 美术到民间去的问题
1941 年
张安治讲 朱锡华记 / 中国绘画的民族形式
傅思达 / 大众美术的最高理想——民族形式
徐德华 / 残缺美的心理分析
1942 年
张安治 / 中国画的一贯精神(上)
1957 年
阳太阳 / 访罗散记
朱培钧 / 唐代塑圣杨惠之
1959 年
孙见光 / 在实践中学习
1961 年
陈烟桥 / 最后一次的会见——回忆鲁迅先生
1963 年
阳太阳 / 用新的形式、风格表现新时代——兼谈孙见光同志的画
丘振声 潘其旭 / 略论油画民族化的方向
何楚熊 / 不能理解为一般的“典型化”——关于“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浅见
1979 年
朱培钧 / 杰出的画家石涛
1980 年
孙见光 / 素描的一般方法
1981 年
周 楷 / 谈色彩对比的表现作用
1982 年
阳太阳 邵伟尧 周 楷 / 从美术教育史看我们的美术创作教学
周 楷 / 关于发展我国美术创作教学体系的三点意见
1987 年
刘益之 / 论“气韵生动”与“神”“形”的关系
周 楷 / 油画教学中的画肌问题
1988 年
阳太阳 / 恂恂长者 谆谆教诲
孙见光 / 论素描原理中的三个问题
黄格胜 / 关于山水写生取舍问题的体会
黄格胜 / 国画《漓江百里图》创作回顾
刘益之 / 中国画笔墨谈
莫更原 / 桂林山水画探索
1989 年
朱培钧 / 人品 ? 才情 ? 学问 ——缅怀潘天寿老师
周 楷 / 改进美术史论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辑·
1990 年
周 楷 / 阳太阳的艺术与生平——纪念画家阳太阳从艺七十年
刘益之 / 关于花山崖壁画若干问题的思考
1991 年
周 楷 尤开民 刘晨煌 周度其 / 拓宽基础 重在创造——第二油画责任班教学构想与探索
谢 森 黄 箐 祁海平 / 创造意识的培养是教学之核心——第一油画责任班教学思想
1992 年
黄格胜 / 神州艺坛一独峰
1993 年
谢 森 / 在历史与当代之间架起桥梁——简评《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的现实意义
1995 年
周 楷 / 关于加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开设民族民间美术课的构想
黄 菁 / 何谓基础——教学杂感
尤开民 / 美术系教学新构想
1996 年
尤开民 / 强调差别
黄 菁 / 个体创作的自足与院式创作教学的尴尬
谢 森 / 如何认识素描基础训练中的创作因素——94 级油画专业素描训练实验散记
周 楷 / 关注快速发展的美术欣赏教学——从小学到大学美术欣赏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姚 秦 / 美术创作教学小议
雷务武 / 对创作教学的若干思考
1998 年
张冬峰 / 山不在高 用心则灵——谈风景油画的创作体会
刘 新 / 20 世纪中国风景画中的张冬峰
1999 年
覃继刚 / 日本爱知艺术大学美术教学模式
左剑虹 / 文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思考
2013 年
刘 新 / 鲁迅外国版画藏品中的欧美视角
刘 新 /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装饰绘画体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文脉和绘学传统
2016 年
闫爱华 / 风景研究的“文化转向”——兼评米切尔的《风景与权力》
闫爱华 / 图像行为理论:一种理解图像的新维度
2018 年
赵 嘉 / 广西当代风景油画的描绘方式与视觉表达
苏阿嫦 / 四百年“离乡路”: 西方风景画之现当代转型和“自然”观念变迁小记
后 记
无
这是一本全面展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科八十年发展与成果的论文集。时间跨度大,从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到岁月静好的21世纪,收录其中的不仅是论文的结集,更是时间的印记。内容宽而不泛,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这一主线,从多视角多维度深入而细致地论述,将广西的美术发展全景式展示在读者面前。
画家的正义感及其责任
张安治
艺术家之所以受人崇敬,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敏锐的感觉、丰富的热情,能够使人低回,受到鼓舞,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超功利的精神、坚强的正义感,能够揭露社会的虚伪,能够发出先觉的呼声。这在历史上的例子很多:如穷困的米勒,始终不为能卖钱的裸体画所屈服;青年的德拉克窪(编者注:现多译为德拉克洛瓦),敢用他的作品和具有威权的大卫相对抗;天才的文西,更虚心赞誉他那伟大的对手。这种种不屈与谦虚,足以表现一个正直的灵魂、真纯的性格,使艺术家成为时代的宠儿!
我国自抗战以来,如文学、音乐、戏剧界同人,都已加强团结,向一致的目标迈进,唯有画坛尚多恶意的诅忤(编者注:诅咒与忤逆),以致力量分散,成绩难如预期。我们试分析这种同行对立的原因就可以发觉,今日我国的一部分画家,太缺少责任心和那崇高的正义感。
在祖国垂危的时候,每一个国民都应该负起救国的责任,画家亦不能例外,但仍有许多仅以描写一点风景静物为能事者,亦有装聋作哑、悠闲度日者,尽管烽火连天、流亡载道,他们好像与国事无关,仍旧流连于往日的梦境。这一种缺少责任心、怠惰而自私的人,自然
难免为人所指摘。
另有一类专门指责别人,而本身贫弱、不求上进者。这一类画家或许因为以往在社会上没有占得地位,便想趁此转变的时代脱颖而出,于是竭力骂人,凡是前辈都在其攻击之列,并乱捧自己的朋友,好像这样一来就可以打倒别人,打倒别人自己就可以爬上去了。这一种自私的行为,也是由于目光短浅、缺乏正义感所致。这譬如自己贫穷,而别人富有,嫉妒固然无用,掠夺亦非易事,还是以自己多多勤劳,多多节俭为妙;又如别人做了军官,而自己是一名兵士,尽管军官混蛋,也无法把他一下打倒,让你来代替,还不如自己多立战功,自有机会。
所以青年艺人须富有热情,勇于战斗,更须富有正义感,使热情获得正常的发展。批评须公正而冷静,要彻底了解对象而后以善意出之,这非一般青年所擅长。更常见的是有若干青年,最初攻击某人激烈非常,而见面后却五体投地,自引于其旗帜之下。这种虎头蛇尾的行为,正足以表现其浅薄与错误。
骂人于人无损,如果骂得不对反于自己有损。假使一个前辈腐化而落伍,自然会被时间淘汰;假使一个青年努力上进,获得群众的信赖,自然脱颖有为。所以不管是先进或是后进的画家,不管是何党何派,在朝在野,都应深切反省,认清自己的责任,祛除自私的心理,以工作代替雄辩,使中国的绘画因互相虚心的竞争而趋于蓬勃,让大时代的群众来做优胜劣汰的裁判者。假如不自振作,托词掩饰,或故步自封,自吹自捧,妄想打倒别人,均徒自心劳力拙而已!
本文出自《音乐与美术》1940 年第 1 期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