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的跨文化学习有其自身特点,聚焦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可以让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事半功倍。
ISBN: 9787559851178

出版时间:2022-07-01

定  价:48.00

作  者:朱敬 等著

责  编:顾国富 赖学良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图书分类: 教育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社会科学/教育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09 (千字)

页数: 176
图书简介

本书基于“互联网+”视域,研究中国—东盟教育交流的跨文化学习问题。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首先讨论“互联网+教育”向“教育+互联网”的范式转型,其次对互联网时代跨文化学习进行理论阐释,最后探讨独特场域下“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模型。第二部分为实践研究,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以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为对象,开展“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平台建构、活动设计、实践与评价,并在三轮迭代研究后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第三部分为反思与展望研究,主要探讨“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向智能与全纳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朱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教育信息化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参与课题30余项。

图书目录

绪论 ………………………………………………………………………………………… 1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融合:聚焦“人”的共同认知 ……………………………… 6

第一节 理解互联网:互联网文化基因探析 ………………………………… 8

第二节 理解互联网与教育:“+”还是被“+” ……………………………… 16

第二章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理论模型与典型样态………………… 25

第一节 跨文化学习内涵 …………………………………………………… 26

第二节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理论模型构建 …………………… 32

第三节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典型样态:MOOCs 跨文化学习 …… 45

第三章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模型初步构建 ………… 60

第一节 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场域特征分析 …………………………… 61

第二节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概念模型及其重心…… 74

第三节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操作模型初步构建…… 78

第四节 操作模型试运行与初步修正 ……………………………………… 83

第四章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迭代实践………………… 93

第一节 第一轮实践活动、反思与模型修订 ………………………………… 94

第二节 第二轮实践活动、反思与模型修订 ……………………………… 100

第三节 第三轮实践活动、反思与模型修订 ……………………………… 106

第四节 对三轮实践活动的小结与评价 …………………………………… 111

第五章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模型融合完善与讨论

………………………………………………………………………………… 119

第一节 模型的确立与讨论: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 ……………………… 120

第二节 关于模型应用的思考:教师的作用 ……………………………… 124

第六章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未来走向:构建基于全纳与智能的数

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 128

第一节 融合全纳教育思想: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升跨文化学习境界

……………………………………………………………………… 129

第二节 融合智能技术:发展基于“人”的跨文化学习需求 ……………… 135

第三节 构建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发展

趋向 ………………………………………………………………… 143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146

参考文献 ………………………………………………………………………………… 154

后记 ……………………………………………………………………………………… 165

序言/前言/后记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要教育战略,关系着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担负着促进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的使命。 跨文化学习是跨境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旨,是促进文化包容、民族理解的一种思路。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跨文化学习已经不可避免地被烙上“互联网+”的印迹,因此,对“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特别是中国—东盟场域下跨文化学习进行审视、考量与重塑,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理解乃至是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更是研究者不容推卸的时代使命。 与此相关的理论根基是什么? 需要构建什么恰适理论模型与实践框架? 未来会走向何方? 本书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将所思所做与读者共享。

本书将问题归结为三类,即基础性问题、重点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相应研究思路、内容与观点如下:关于基础性问题,主要探讨互联网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不厘清互联网与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后续“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研究将是无本之木。 因此,这个问题须在第一章解决。 相应观点有:(1)互联网是思想化物质或物质化思想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日趋常态化,并由此形成了互联网文化。 (2)互联网文化基因是融

合“众”思想与混合物质的持续创造性破坏与重构,其核心是“人”,这是技术理性与技术精神的体现。 (3)互联网与教育融合不仅是时代使然,还具有共同旨趣与内在一致性。“互联网+教育”是前范式阶段,学习者个体的复杂性与教育系统相对的稳定性,使得教育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结构性变化,面向人的内向进路尚未形成创造性破坏与重构。 (4)新范式阶段“教育+互联网”厘正了互联网与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标志着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正趋向成熟。 “教育+互联网”阶段更聚焦“人”,更符合内向进路,因此应注重“人”内生需求激发,在准确把握内外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定位创造性破坏与重构点,实现学与教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应在技术支持的多样态文化场域中更多关注“人”的文化性和跨文化能力;应正视复杂性,在保持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合理张力的过程中,聚焦问题,通过思想与实践迭生推进,加快创造性破坏与重构速度。

关于重点性问题,主要沿“跨文化学习———‘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之序层层推进。 这是本书研究的重点,被给予第二章至第五章的篇幅。 首先,分析了跨文化学习的内涵;其次,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需求层次体系与典型样态;最后,重点探讨“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在分析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场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概念模型与实践操作模型,经过多轮迭代实践融合完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 此外,本书还特别探讨了教师的跨文化教学。 围绕重点性问题得出以下观点:(1)跨文化学习是在自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中相互理解与包容,是跨文化认知、跨文化行为与跨文化情感交流的有机结合。 (2)“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是互联网与跨文化学习融合的恰适表达。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研究逻辑起点是技术文化情境下的需求发展,研究的范式是在归纳与演绎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 (3)“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呈现出四级需求层次体系,分别是心理安全的需求、归属的情感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其本质是基于建构性思维的文化身份多元重构。 (4)“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实现路径与策略有:设计与开发媒体资源,以促因激发情绪,使“需求—价值—情感”统一;开展“社交媒体—学习论坛—面对面交流”等混合式深度交流,突显“人与人”的互联网理念;注重学习生成与情感体验,实现个性与创新。 (5) “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典型样态是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又称慕课) 跨文化学习。MOOCs 跨文化学习是技术文化与学习文化融合的结果。 (6)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场域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 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7)“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重心是聚焦“归属的情感需求”与“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需求层次。 据此,形成“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概念模型和实践操作模型。 (8)融合后的“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模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理论方面避免了技术万能论与技术无用论的二元对立,将互联网基于“人”的核心理念与人的跨文化学习需求层次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人—技”有效融合,协同发展;实践方面为中国—东盟的跨文化学习交流提供了清晰的内容样式与路径策略,可以有效指导跨文化学习者以及跨文化学习设计者的相关活动,使“人”以及“人—技”融合应用得以落地发展。 (9)技术与人性共生是跨文化学习的哲学基石。 (10)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其跨文化教学要旨包括尊重自己的本土文化自信和尊重世界的文化理解与包容两方面内容。

关于探索性问题,主要探讨“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未来走向,内容在第六章。相应观点有:(1)思想方面将融合全纳教育,使“尊重自己”与“尊重世界”有效融合,将跨文化学习提升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新境界。 (2)技术方面则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 智能技术赋予“互联网+”更多可能,但它不是目的,应当回归人的生命价值,基于“人”的学习需求来设计、开发、建设“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新生态,助力人类理解包容、和谐共处。 (3)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的发展趋向。 从数字化生存到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的内在发展逻辑。 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开放与创新,发展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特色的“互联网+”视域下跨文化学习。

已有研究只是阶段性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与拓展:一是致力于中国本土学习者的跨文化学习能力提升,将尊重自己的本土文化自信与尊重世界的文化理解包容有效融合,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学习双向交流。 二是做我国周边不同文化场域的对比分析。目前,欧美文化场域相关研究较多,我国周边文化场域研究相对较少,当条件具备时,将我国文化场域与周边其他文化场域做对比分析。 三是尝试与东盟国家相关研究机构加强沟通与交流。 如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印度尼西亚哈比比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研究中心,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老挝社会科学院,菲律宾马尼拉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文莱大学亚洲研究所,柬埔寨皇家研究院,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等。

本书是团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书稿由朱敬、骆先荣、朱艺华和苏岩等共同负责。其中,第一章由朱敬负责撰写,第二章由朱敬、朱艺华、苏岩负责撰写,第三章由朱敬、骆先荣、苏岩负责撰写,第四章由朱艺华、苏岩、骆先荣负责撰写,第五章由朱敬、骆先荣负责撰写,第六章由朱敬、朱艺华负责撰写,第七章由朱敬负责撰写。 骆先荣、朱艺华负责统稿工作。

本书只是节点,并非终点! 在瞬息万变中,享受过程,拥抱未来!

朱敬

2022 年 3 月

编辑推荐

“互联网+”视域下的跨文化学习有其自身特点,聚焦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可以让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事半功倍。

精彩预览

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场域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 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共性有:一是由于具有类质地缘文化,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学习初期的心理安全需求较容易得到满足,原文化身份受到的冲击相对不大。 二是在媒体资源方面,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主要通过优酷等平台对我国电影、电视节目进行学习,但以单向接受为主。 三是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对深入学习交流以及情感体验的需求较高,希望在纵深式学习交流过程中形成情感归属并获得尊重。 多元性与复杂性表现在:一是民族多元,语言多元。 二是宗教文化色彩浓重,且多元宗教并存。 这给学习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重心:聚焦“归属”与“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 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构建了“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概念模型。 与前期研究成果不同之处在于明确了中国—东盟特定场域下的需求重心,明确了针对特定重心的导向性路径。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