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全国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人员聚集在柳州沙塘,使之成为“战时农都”。在抗战相持阶段,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外来旱地粮食作物的引进及传播,有效促进了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增加粮食产量,支撑了大后方经济。本书概述战时农都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和文学传播学等理论与方法,展现其在引进及传播旱地粮食作物上的作用,并对广西的抗战地位进行评析。本书属抗战经济史和科技史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唐凌,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广西历史学会会长、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广西地方史的教学与研究。获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潘济华,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桂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
唐咸明,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中国区域城市发展史。
李晓幸,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缘起 1
第一章 抗战前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在广西的引进及传播概况 23
第二章 柳州沙塘,抗战时期的中国“农都” 51
第三章“战时农都”改良及传播旱地粮食作物的方法 69
第四章 “农都”促进外来旱地粮食作物传播的效益分析 99
第五章 新桂系集团支持“农都”建设,推广旱地粮食作物的举措 121
第六章 农产促进委员会与“农都”在推广旱地粮食作物中形成的关系 139
第七章 “农都”及其垦区传播旱地粮食作物的制约因素 169
第八章 “农都”改良和推广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 185
第九章 “农都”改良和推广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 215
第十章 豫湘桂战役期间“农都”的财产损失243
第十一章 “战时农都”的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利用 257
注释275
附录 “农都”发展历程大事记317
后记 331
无
无
无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