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历史相关性为“十七年”(1949—1966)小说研究切入点。置“十七年”小说于文化网络中,凸显“十七年”小说艺术形成过程中向来被忽视的历史扭结。还原它们在多方因素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书是“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一部富有创见的特出之作。
董之林,1952年12月生于北京,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博土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 《文学评论》编委,《文学评论》编辑部副主任。曾出版专著《走出历史的雾蠢》(“新时期”知青小说论)、《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进退维谷之境
第二节 需要澄清的概念
第三节 “尝试”的路
第四节 文本之外的“文本”叙述
第五节 小说周边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初春时节:当代小说的早期形态(1950-1955)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追求素朴的文学年代
第三节 “主观战斗精神”的创作印记
第四节 传统叙事与现代抒情:革命史诗的雏形
第五节 平常日子里的生活故事
第三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1956-1957)[上篇]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
第三节 激进浪潮与农业合化化题材
第四节 “新人的故事”与英雄传奇
第四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1958-1959)[下篇]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新题材中的“老故事”: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
第三节 沉浸在理想王国的史诗写作
第四节 “静物写生”的艺术变奏
第五章 调整时期的小说与知识分子话语(1960-1966)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浪漫年代的不和谐音: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
第三节 写在暴风雨前的乡间小品
第四节 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小说模式
附:亦新亦旧的“新时期”小说
结语:“历史”背后——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相关性问题
后记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