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 宋代登科总录(全14册)
规模最大的宋代登科人传记总录,宋代科举史研究最坚实的数据库
ISBN: 9787549562459

出版时间:2014-12-01

定  价:1980.00

作  者:龚延明 祖慧 编著

责  编:虞劲松 俞琦 王专 黎金飞 樊华杰
所属板块: 古籍文献出版

图书分类: 史料典籍

读者对象: 文史研究者

上架建议: 历史 传记 工具书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10800 (千字)

页数: 7896
图书简介

《宋代登科总录》从浩瀚的现存文献中辑录出两宋320年118榜4万多登科人传记资料,按朝代、榜次顺序列其姓名,撰写小传,包括登科人字号、籍贯、登科年、登科科目、初授官、所历官及终任官(或最高官)、谥号等信息,小传之下,详细罗列登科人信息的书证,注明出处。全书以宋代诸帝分段编排,所有登科人均按科目分类、按科年排列。书后附《宋代科举总论》,分十章论述宋代科举的方方面面。又附登科人《姓名笔画索引》,便于查检。

《宋代登科总录》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五大卷之一(另四大卷为《隋唐五代登科总录》《辽西夏金元登科总录》《明代登科总录》《清代登科总录》),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收录宋代登科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材料丰富,字数1000余万,分14册出版,填补中国科举史研究的空白,为宋代科举史、文化史、政治史、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龚延明,本名龚贤明,1940年生,浙江义乌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编委、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论著有《宋代官制辞典》、《宋代官吏的管理制度》、《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宋登科记考》(第一作者)、《绘画本中国通史》(主编)等。

祖慧,1965年生,安徽芜湖人。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古代职官科举制度文献及宋史。已出版《宋登科记考》(合撰)、《鄞县进士录》、《沈括评传》等著作,并在《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图书目录

总目

叙例

卷一北宋太祖(赵匡胤)朝(960—976)

卷二北宋太宗(赵光义)朝(976—997)

卷三北宋真宗(赵恒)朝(998—1022)

卷四北宋仁宗(赵祯)朝(1023—1063)

卷五北宋英宗(赵曙)朝(1064—1067)

卷六北宋神宗(赵顼)朝(1068—1085)

卷七北宋哲宗(赵煦)朝(1086—1100)

卷八北宋徽宗(赵佶)朝(1101—1125)

卷九北宋钦宗(赵桓)朝(1126—1127)

卷十南宋高宗(赵构)朝(1127—1162)

卷十一南宋孝宗(赵眘)朝(1163—1189)

卷十二南宋光宗(赵惇)朝(1190—1194)

卷十三南宋宁宗(赵扩)朝(1195—1224)

卷十四南宋理宗(赵昀)朝(1225—1264)

卷十五南宋度宗(赵禥)朝(1265—1274)

附录未确定榜次登科人

姓名笔画索引

姓氏音序检字表

宋代科举总论

宋代纪年表

后记 兀兀穷年为哪般 传承文化敢担当

分册目录

第1册

1叙例

1卷一北宋太祖(赵匡胤)朝(960—976)

3建隆元年庚申(960)

4建隆二年辛酉(961)

7建隆三年壬戌(962)

8建隆四年(乾德元年)癸亥(963)

10乾德二年甲子(964)

11乾德三年乙丑(965)

12乾德四年丙寅(966)

14乾德五年丁卯(967)

15乾德六年戊辰(968)

16开宝二年己巳(969)

17开宝三年庚午(970)

19开宝四年辛未(971)

20开宝五年壬申(972)

22开宝六年癸酉(973)

28(附)开宝七年甲戌(974)

28开宝八年乙亥(975)

33卷二北宋太宗(赵光义)朝(976—997)

35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

44太平兴国三年戊寅(978)

50太平兴国五年庚辰(980)

65太平兴国八年癸未(983)

80雍熙二年乙酉(985)

98(附)雍熙四年丁亥(987)

98端拱元年戊子(988)

106端拱二年己丑(989)

124(附)淳化二年辛卯(991)

124淳化三年壬辰(992)

151(附)淳化四年癸巳(993)

152(附)淳化五年甲午(994)

152(附)至道元年乙未(995)

153(附)至道三年丁酉(997)

155卷三北宋真宗(赵恒)朝(998—1022)

158咸平元年戊戌(998)

166咸平二年己亥(999)

173咸平三年庚子(1000)

206(附)咸平四年辛丑(1001)

208咸平五年壬寅(1002)

216(附)咸平六年癸卯(1003)

216(附)景德元年甲辰(1004)

217景德二年乙巳(1005)

243(附)景德三年丙午(1006)

244(附)景德四年丁未(1007)

246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

269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

274(附)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

276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

281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

296(附)大中祥符六年癸丑(1013)

297大中祥符七年甲寅(1014)

299大中祥符八年乙卯(1015)

325(附)天禧元年丁巳(1017)

326(附)天禧二年戊午(1018)

327天禧三年己未(1019)

352(附)天禧四年庚申(1020)

355卷四北宋仁宗(赵祯)朝(1023—1063)

359天圣二年甲子(1024)

389(附)天圣三年乙丑(1025)

390(附)天圣四年丙寅(1026)

390天圣五年丁卯(1027)

425(附)天圣六年戊辰(1028)

425(附)天圣七年己巳(1029)

426天圣八年庚午(1030)

464(附)天圣九年辛未(1031)

465(附)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壬申(1032)

466(附)明道二年癸酉(1033)

467景祐元年甲戌(1034)

527(附)景祐二年乙亥(1035)

528(附)景祐四年丁丑(1037)

第2册

529景祐五年戊寅(1038)

566(附)宝元二年己卯(1039)

567(附)康定二年辛巳(1041)

569庆历二年壬午(1042)

624(附)庆历三年癸未(1043)

625(附)庆历四年甲申(1044)

626(附)庆历五年乙酉(1045)

626庆历六年丙戌(1046)

689(附)庆历七年丁亥(1047)

689(附)庆历八年戊子(1048)

690皇祐元年己丑(1049)

748(附)皇祐二年庚寅(1050)

750(附)皇祐三年辛卯(1051)

751(附)皇祐四年壬辰(1052)

752皇祐五年癸巳(1053)

808(附)至和二年乙未(1055)

809(附)嘉祐元年丙申(1056)

809嘉祐二年丁酉(1057)

865(附)嘉祐三年戊戌(1058)

865嘉祐四年己亥(1059)

891嘉祐六年辛丑(1061)

921(附)嘉祐七年壬寅(1062)

921嘉祐八年癸卯(1063)

949卷五北宋英宗(赵曙)朝(1064—1067)

951治平二年乙巳(1065)

981(附)治平三年丙午(1066)

981治平四年丁未(1067)

1019卷六北宋神宗(赵顼)朝(1068—1085)

1022(附)熙宁元年戊申(1068)

1022熙宁三年庚戌(1070)

1067(附)熙宁四年辛亥(1071)

1067(附)熙宁五年壬子(1072)

第3册

1069熙宁六年癸丑(1073)

1131(附)熙宁七年甲寅(1074)

1131(附)熙宁八年乙卯(1075)

1132熙宁九年丙辰(1076)

1175元丰二年己未(1079)

1231元丰五年壬戌(1082)

1288(附)元丰七年甲子(1084)

1289元丰八年乙丑(1085)

1349卷七北宋哲宗(赵煦)朝(1086—1100)

1351(附)元祐元年丙寅(1086)

1351元祐三年戊辰(1088)

1405元祐六年辛未(1091)

1452绍圣元年甲戌(1094)

1503(附)绍圣二年乙亥(1095)

1505(附)绍圣三年丙子(1096)

1506绍圣四年丁丑(1097)

1569(附)元符元年戊寅(1098)

1570(附)元符二年己卯(1099)

1571元符三年庚辰(1100)

第4册

1637卷八北宋徽宗(赵佶)朝(1101—1125)

1641(附)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

1642(附)崇宁元年壬午(1102)

1642崇宁二年癸未(1103)

1702(附)崇宁三年甲申(1104)

1708(附)崇宁四年乙酉(1105)

1711崇宁五年丙戌(1106)

1780(附)大观元年丁亥(1107)

1781(附)大观二年戊子(1108)

1782大观三年己丑(1109)

1888(附)大观四年庚寅(1110)

1889(附)政和元年辛卯(1111)

1891政和二年壬辰(1112)

1986(附)政和三年癸巳(1113)

1989(附)政和四年甲午(1114)

1993政和五年乙未(1115)

2086(附)政和六年丙申(1116)

2088(附)政和七年丁酉(1117)

2090政和八年戊戌(1118)

2188(附)宣和元年己亥(1119)

2191(附)宣和二年庚子(1120)

第5册

2197宣和三年辛丑(1121)

2267(附)宣和四年壬寅(1122)

2268(附)宣和五年癸卯(1123)

2269宣和六年甲辰(1124)

2360(附)宣和七年乙巳(1125)

2361卷九北宋钦宗(赵桓)朝(1126—1127)

2363靖康元年丙午(1126)

2365靖康二年丁未(1127)

2367卷十南宋高宗(赵构)朝(1127—1162)

2370建炎二年戊申(1128)

2448(附)建炎三年己酉(1129)

2449(附)建炎四年庚戌(1130)

2449(附)绍兴元年辛亥(1131)

2451绍兴二年壬子(1132)

2528(附)绍兴三年癸丑(1133)

2530(附)绍兴四年甲寅(1134)

2531绍兴五年乙卯(1135)

2603(附)绍兴六年丙辰(1136)

2605(附)绍兴七年丁巳(1137)

2605绍兴八年戊午(1138)

2670(附)绍兴九年己未(1139)

2671(附)绍兴十年庚申(1140)

2672(附)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

2672绍兴十二年壬戌(1142)

2749(附)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

第6册

2751绍兴十五年乙丑(1145)

2821(附)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

2821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

2915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

2992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

3065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

3143(附)绍兴二十八年戊寅(1158)

3143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

3224(附)绍兴三十二年壬申(1152)

3227卷十一南宋孝宗(赵眘)朝(1163—1189)

3230隆兴元年癸未(1163)

3347(附)隆兴二年甲申(1164)

第7册

3351乾道二年丙戌(1166)

3445(附)乾道三年丁亥(1167)

3446(附)乾道四年戊子(1168)

3448乾道五年己丑(1169)

3521(附)乾道六年庚寅(1170)

3522(附)乾道七年辛卯(1171)

3522乾道八年壬辰(1172)

3594(附)乾道九年癸巳(1173)

3594淳熙元年甲午(1174)

3595淳熙二年乙未(1175)

3681(附)淳熙四年丁酉(1177)

3683淳熙五年戊戌(1178)

3758(附)淳熙七年庚子(1180)

3758淳熙八年辛丑(1181)

3829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

3906(附)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

第8册

3909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

3994(附)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

3999卷十二南宋光宗(赵惇)朝(1190—1194)

4001绍熙元年庚戌(1190)

4109(附)绍熙三年壬子(1192)

4110绍熙四年癸丑(1193)

4185(附)绍熙五年甲寅(1194)

4187卷十三南宋宁宗(赵扩)朝(1195—1224)

4190(附)庆元元年乙卯(1195)

4190庆元二年丙辰(1196)

4294(附)庆元三年丁巳(1197)

4294庆元五年己未(1199)

4391嘉泰二年壬戌(1202)

4472(附)嘉泰三年癸亥(1203)

第9册

4473开禧元年乙丑(1205)

4556(附)开禧三年丁卯(1207)

4556嘉定元年戊辰(1208)

4640(附)嘉定三年庚午(1210)

4641嘉定四年辛未(1211)

4733嘉定七年甲戌(1214)

4823嘉定十年丁丑(1217)

4907嘉定十三年庚辰(1220)

4993(附)嘉定十四年辛巳(1221)

4994(附)嘉定十五年壬午(1222)

第10册

4997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

5102(附)嘉定十七年甲申(1224)

5105卷十四南宋理宗(赵昀)朝(1225—1264)

5108(附)宝庆元年乙酉(1225)

5108宝庆二年丙戌(1226)

5252绍定二年己丑(1229)

5359(附)绍定四年辛卯(1231)

5361绍定五年壬辰(1232)

5456(附)绍定六年癸巳(1233)

5457端平二年乙未(1235)

5547(附)嘉熙元年丁酉(1237)

第11册

5549嘉熙二年戊戌(1238)

5647淳祐元年辛丑(1241)

5736(附)淳祐二年壬寅(1242)

5736淳祐四年甲辰(1244)

5806(附)淳祐六年丙午(1246)

5806淳祐七年丁未(1247)

5899(附)淳祐九年己酉(1249)

5899淳祐十年庚戌(1250)

5988(附)淳祐十二年壬子(1252)

5988宝祐元年癸丑(1253)

6074(附)宝祐二年甲寅(1254)

6074(附)宝祐三年乙卯(1255)

第12册

6075宝祐四年丙辰(1256)

6218开庆元年己未(1259)

6278(附)景定元年庚申(1260)

6278(附)景定二年辛酉(1261)

6279景定三年壬戌(1262)

6358景定四年癸亥(1263)

6359卷十五南宋度宗(赵禥)朝(1265—1274)

6361咸淳元年乙丑(1265)

6490(附)咸淳三年丁卯(1267)

6490咸淳四年戊辰(1268)

6573咸淳六年庚午(1270)

6574咸淳七年辛未(1271)

6635咸淳十年甲戌(1274)

6703(附)端宗景炎元年丙子(1276)

第13册

6705附录未确定榜次登科人

6707进士科:4816人。

7225诸科:152人。

7243特奏名进士:223人。

7268武举进士:86人。

7276制举:10人。

7278博学宏词科:2人。

7278童子科:14人。

7280明法科:2人。

7281上舍释褐:19人。

7283特赐第:69人。

第14册

7295姓名笔画索引

7607姓氏音序检字表

7613宋代科举总论

7616第一章宋代科举研究文献资料

7629第二章宋代科举科目

7653第三章宋代科举考试程序

7667第四章宋代科举考试内容与试卷格式

7684第五章宋代科举考试管理制度

7702第六章宋代科举考试机构与考官

7719第七章宋代宗室科举制度

7733第八章宋代登科人唱名赐第与释褐授官

7756第九章宋代皇帝与科举

7769第十章宋代及第进士之鉴别

7793宋代纪年表

7799后记 兀兀穷年为哪般 传承文化敢担当

序言/前言/后记

寒暑二十载,重拾千秋科举人物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总序

龚延明

亘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官吏铨选制度,沿续时间之漫长、在国内外影响之巨大,能与科举制度相比。科举取士制度,自隋至清,行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承担起为中国官僚政府源源不断输送管理人才的使命与责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科举制持续推行的动力;“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是科举制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唯一不可取代的铨选制度的根本;以儒家“斯文”作为取士标准,应举者慨然以从政、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科举登第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励志的目标。中国科举又是世界文明的一个辐射源,其影响力扩及东亚和西方。可以说,中国科举制,具有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治国形象、打造中国大一统和合文化形态、构建东亚儒家文化圈与催生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普世价值。

唯其如此,唐代后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科举试没有中止。五代军阀争斗不息,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科举试没有间断。两宋三百年间,宋辽、宋金、宋蒙战争,未曾打断三年一举的科举考试;南宋高宗在自家性命难保的险境下,宁可下放到地方进行类省试,也未曾中断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度宗咸淳十年,南宋临近灭亡,还进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辽、西夏、金、元朝虽为少数民族所建政权,无不实行过科举制度。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次年仍下令补考乡试和会试。科举与国运相联,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权力的象征之一,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志,是调节国家政策的杠杆,是士大夫梦想所寄,是凝聚民心的纽带。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人心之影响,无与伦比,至今在海内外犹不绝余响。自宋以后,中国社会是科举社会。科举出身的精英人物,曾经是唐宋以下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活动的主角。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离不开科举研究,否则绝不可能完整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文化。

中国科举不仅在中国。日本最先仿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时间在公元7—8世纪。《日本诗纪》中载有《贺诸进士及第》,其中《贺野达》诗云:“登科二字值千金,孝养何愁无斗储?”可见日本科举及第即授官,所得俸禄可供养父母。朝鲜是海外实行科举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实行了936年。其制既学习唐宋,又有自己的创造。奉使到过高丽国的宋使者徐兢在其名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说:“若夫其国取士之制,虽规范本朝,而承闻循旧,不能无小异。”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四〇《同文•儒学》。科举制在朝鲜影响之大,仿佛中国,至视为“我国公道,唯在科举”。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1075—1919),仅次于朝鲜,然其废罢科举时间比中国还要晚14年。科举取士,在越南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被视为“科举抡才,实关盛典”。科举制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为构建儒家文化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功至伟。

中国科举考试的先进文化,为西方欧美国家所学习、所效仿。西方人把中国科举考试,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比。英国人罗伯特•英格尔斯评论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用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竞争原则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一次伟大变革。”事实正是如此:英格尔斯当时的预言并没有错,东印度公司实行的文官考选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考试选才机制像一桶火药轰开了政党分肥制的大门,科举制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罗纳德认为:“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传播,并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实施和发展行政精英制度的基础。毫无疑问,美国公务员竞争考试的特点主要受英国的影响,而英国的公务员制度来源于中国。”美国学者顾立雅明确肯定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在建立现代世界文官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因此,刘海峰教授顺理成章地提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成为一个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科举制的公平竞争原则,由于权势、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私心交织干预而受到破坏,加上传统保守的考试内容趋于僵化,科举制施行千年之后,已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潮流,其弊病日益凸显,批评之议蜂起,终于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公元1905年9月2日),为清政府所废除。此举成为“数千年之中莫大之举”。中国又走上了摸索、重建适应现代国家机器运转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的漫长道路。其影响之广之深,难以尽言,风俗人心之茫然失落,价值观的转变,儒学地位的动摇,教育文化之破旧立新,士人阶层的分化,中国在废弃科举制后,经历着空前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与文化教育大变革。

科举制废除百年以来,人们在不断反思,对科举制的评价渐渐变得客观和富于理性。站在21世纪时间的高峰,回眸已经渐行渐远的十三个世纪的科举岁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举制是一份人类值得总结的制度文化遗产。海内外无数学者对中国科举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举研究论著成千上万,加深了对科举制得失的科学认识。研究中国科举史一个多世纪了,《中国科举史》已出版了好多部,科举研究已形成了“科举学”,成了一门显学。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撰编过一部断代《登科总录》,未能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历代登科名录及登科人的生平资料,也就是说,连有多少人登科的“家底”都未摸清,中国科举史研究能说充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吗?我在考虑要把这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做起来。

1996年,我时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由我牵头,提出《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课题,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申请立项。是年10月,该课题立项获得批准。2003年,《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批准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组织专家,对全国重大项目进行中期评估,《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列为评估对象之一。经过严格评审,本课题获得高度评价,9月3日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滚动资助的通知》(社科规划办通字[2012]31号),特批准予以滚动资助,并同意延长到2017年完成。

本课题《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旨在担当起为中国科举史研究打下基础的艰巨任务。如果把整个中国科举史研究比作一座大楼的话,那么,《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就是这座大楼的坚实地基。显然,《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撰编与出版,将为科举史研究提供最基础的科举人物数据库和资料,有了它,历代登科科目及其登科人数的变化,进士的地理分布,科举与地域经济,科举与地方文化教育等等研究,就得以铺开。因此,《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推出,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

《中国历代登总录》体例,统一要求每一登科人都需要有一小传,包括其姓名、字号、籍贯、登科年、登科科目、初授官、经历官、最高官或终任官,并一一需要书证支撑。故尔,本课题是一项前人未曾做过的全新的工作。

《中国历代登总录》分五大卷:

一、《隋唐五代登科总录》(约150万字)。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代科举走向定型。据统计,唐代举行过268榜,共录取秀才、进士、明经、孝廉、制举等约10200人;五代举行过47榜,约取进士等1500人。唐代有清徐松《登科记考》可资参考。然《登科记考》所利用的文献局限性较大,后人不断予以补正。光订补专著就有三部: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三册)、许友根《〈登科记考补正〉考补》、王洪军《登科记考再补正》。其他学者订补,如陈若君《〈登科记考〉正补》、张忱石《唐代登科人名录拾遗》、胡可先《徐松〈登科记考〉补正》等等,不胜枚举。这为做《隋唐五代登科总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我们所做的《隋唐五代登科总录》,根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统一体例进行,非止步于登科名录的搜集,需要在名录搜集的基础上,进而撰写登科人小传与提供书证。举例说明如下:

【李义琳】字叔璩。秦州成纪人。武德七年登进士第。释褐初授虞州桐乡县尉。仕至砀山县令。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五辑、页一九《周故宋州砀山县令李府君神道铭并序》:“君讳义琳,字□处。陇西成纪人也。弱冠射策及第,解褐虞州桐乡县尉……累迁赵州赞皇、宋州砀山县令……享年八十有二,以垂拱二年十月三日,遘疾卒于怀州河内县之私第。”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七册《李义琳及夫人魏氏合葬墓葬志》:“君讳义琳,字□□。陇西成纪人也……弱冠射策及第,解褐虞州桐乡县尉……春秋八十有二,以垂拱二年十月三日,遘疾卒于怀州河内县之私第。”

《洛阳新获墓志》四〇《唐故宋州砀山县令李府君神道铭并序》(长安二年六月五日):“君讳义琳,字叔璩,陇西成纪人也……弱冠射策及第,解褐虞州桐乡县尉……享年八十有二,以垂拱二年十月三日,遘疾卒于怀州河内县之私第。”

按:胡可先《徐松〈登科记考〉补正》、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均列李义琳于武德七年进士,以补徐松《登科记考》之阙。

二、《宋代登科总录》(800万字)。

宋代没有断代《登科录》。做《宋代登科总录》是从零开始。

两宋共举行过118榜科举试,各种科目登第人共约有11万人。而完整保留下来仅两榜,一榜是《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计330人;一榜是《宝祐四年登科录》,计601名,合931人,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一。其余10万多人,或已湮没,或散落在茫茫史籍之中,须从现存宋代典籍及后世相关史料中去寻觅,正如沙里淘金。经过课题组同人坐冷板凳,从宋代基本史籍、文集笔记、人物传记、方志、碑刻等大量文献资料中,终于搜集到4万登科人名录和有关资料。在掌握了4万登科人资料基础上,为每个登科人撰写一小传,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登科年、登科科目、初授官、经历官、最高官或终任官等。小传之下,附有书证。书证通常列两条以上;如有疑窦处,则予以考证,力求无证不信,言必有据。

三、《辽西夏金元登科总录》(约120万字)。

辽代共举行过55榜科举考试,据张博泉统计,约录取进士2211人。西夏,实行科举80年,由于资料缺乏,具体榜次未详。金代,科举榜次与录取人数,学界分歧较大,据薛兆瑞、张博泉统计,一为6317人,一为6150人,比较接近。元代科举试举行了16榜,据陈高华统计,共录取约1200人。

辽西夏金元四朝,除了元代原始登科录保存有《元统元年进士录》一种之外,再没有留下一榜《登科录》。这几个王朝的科举史料,相对较少。可喜的是,有关这几个朝代的文献汇编先后整理出版,如《全元文》、《全辽金文》、《全金诗》、《元诗选》,以及相关石刻史料的出版,给搜集登科人资料带来了便利,科举研究成果,呈现日益发展的势头。辽代有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金代有薛兆瑞的《金代科举》(该书已考订出进士1317人)。相比较,元代科举研究比较深入,成果较多。如萧启庆《元代进士辑考》,陈高华《元泰定甲子科进士考》、《两种〈三场文选〉中所见元代科举人物名录〉》,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和余来明《元代进士题名征略》(见其著《元代科举与文学》)。以上研究成果,可资《辽西夏金元登科总录》利用。然因《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体例的统一要求,登科名录搜集是第一步,进一步则需要按小传的内容,扩大资料搜集范围,继而根据小传内容,一一附上书证。

四、《明代登科总录》(约1000万字)。

众所周知,明代登科资料较为丰富。天一阁、北图、台湾等藏书单位尚保存有明代数十种《登科录》,并有《明代进士题名碑录》等原始资料,以及近人朱保炯等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可作为研究基础和参考。但必须利用现存的原始《登科录》与人物总集、文集、笔记、碑传、方志等资料,工作量非常大。明代举行过89榜科举试,我们在《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基础上,重新考订了明代进士总数,为24595人。

五、《清代登科总录》(约1000万字)。

清代举行过112榜科举试,其录取人数众说纷纭,如范金民说26815人,何炳棣说26747人,陈国生说26393人,吴建华说26847人,等等。在本课题前期资料搜集工作中,我们曾请两位博士生李润强(现为甘肃省委党校教授)、毛骁阳(现为闽江学院副教授)专门就清代进士人数进行考订,李润强统计结果为26848人、毛骁阳为26849人,这与吴建华26847人非常接近。清代登科人,虽有《清代进士题名碑录》、《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房兆楹等《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可作为研究基础和参考,但必须利用原始《登科录》与人物总集、碑传,诸如《清代朱卷集成》、《清代缙绅录集成》、《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国朝耆献类征》、《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碑传集》等大宗资料,以及清代浩瀚的方志,搜集登科人物资料及编撰小传与书证,工作量十分巨大。

如上所述,《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根据现存古籍与新出土文献,收录自隋至清1300年间科举考试录取的登科人,总人数将达12万人,总字数达3000万字。《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关于中国古代人物的传记资料。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曾在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介绍,受到了海内外同行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科举研究第一大工程”。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学术价值,除了上述将为中国科举研究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之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所运用的书证资料,均出自第一手文献资料,具有翔实可靠的权威性。《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所引用文献资料不下千种。传统庋藏的古籍与新出土的文献,凡涉及登科人资料的,我们皆力尽所能,设法予以搜集、披阅、爬梳、整理、考辨。每搜集到一位进士的传记资料,我们都有一份收获的喜悦。在此基础上,为每个登科人写一小传,全书12万人要写12万个小传。没有坚韧不拔、甘坐冷板凳的毅力,是难以做到的。

二、做课题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保证《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解疑释难的学术质量。比如,科举制从何时开始?是唐朝还是隋朝?这关系到《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起点的大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对科举制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认同了中国科举制始于隋的观点,于是我们第一卷就命名为《隋唐五代登科总录》,此研究成果以《科举制定义再商榷》为题发表于《历史研究》。关于唐代科目,首先遇到考试科目的问题,如“孝廉”是不是科举科目?不少唐代科举史专著,不视孝廉为科目,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即视“孝廉”为明经科的别称。为此,我们先对孝廉举进行了专门研究,得出了孝廉举为唐前期的正式科目的结论,此成果以《唐孝廉科置废及其指称演变》发表在《历史研究》。这就保证了《唐代登科总录》所收各科目登科人的准确性。

又,宋代科举制度变化较大,在我们撰写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较多,如宋代“进士”之鉴别、宋代宗室科举之特殊性、特奏名、上舍释褐、贡士举、恩科、词科、州郡县名的变化等等,都是必须搞清楚的学术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收录登科人的标准、范围与小传的正确性。我们课题组成员边做课题,边进行学术研究,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其研究成果都已充分反映在《宋代登科总录》中,并陆续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例如《宋代及第进士之鉴别》,《宋代宗室科举考试述论》,《关于宋代童子科的几个问题》,《两宋“上舍释褐”考述》,《北宋徽宗朝“贡士”与“进士”考辨》。

又如明代,所资利用的登科资料较多,但文献资料中存在问题也不少。如《明代进士题名碑录》,所收进士就有讹误和遗漏,需要一一订补,其中洪武十八年一榜,因该榜题名碑为明成祖朱棣所仆倒,致《明代进士题名碑》所收洪武十八年榜进士缺179名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已补入129名,尚缺50名。这50名,经我们考证,终于补齐,并对《碑录》中差错进行了校补。这一研究成果已反映在我们的论文《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发覆》上。做《清代登科总录》,常接触到八股文高手登科的资料,为什么清代科举考试要用八股文?这是个萦绕在心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探讨,发现试卷程文用八股文,是便于确定阅卷的评判标准,统一评分标准则有助于加快阅卷速度。此成果以《论清代科举八股文衡文标准》为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把做课题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赋予了《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厚重的学术功底特色。

三、《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能够为我国古代文、史、哲研究开扩视野,它提供较全面的自隋唐以下的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的传记资料,有助于推进文、史、哲专门史研究的深入。《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收录十二万多的进士,每个进士都是经历拼搏登上龙门的社会精英。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要了解和研究中国政治史、思想史、军事史、教育史、文学史、社会史,他们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中国历代登科总录》所提供的进士出身的中国古代社会精英人物的传记资料,大部分是新开发出来的资源,便于文、史、哲研究工作者充分利用,从而推动人文社科各种专门史的深度发展。

历经将近二十个寒暑,《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已进入收获季节,各卷将陆续问世。我们课题组成员,期盼得到海内外学人的欢迎、批评和指正。

2014年11月21日

于浙大西溪校区启真名苑

名家推荐

二十载寒暑 重拾千秋科举人物

龚延明《光明日报》(2014年07月08日15版)

编者按:《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皇皇3000万字之巨,耗时20年,被学界誉为21世纪科举学研究第一大工程。本刊于《中国历代登科总录》首册《宋代登科总录》即将出版之际,约请总编纂龚延明先生对该书作总体之介绍,以飨读者。

课题已进行将近二十年。我作为课题负责人,从黑发做到白发,见证了这一课题工程之浩大与艰辛。全书分五卷:一、《隋唐五代登科总录》(150万字),正在定稿中。二、《两宋登科总录》(800万字),书稿已交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三、《辽西夏金元登科总录》(约120万字),正在进行中。四、《明代登科总录》(1200万字),书稿正在做最后一遍校对。五、《清代登科总录》(约1000万字),正集中精力,全速进行。

《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以下简称《总录》)收录自隋至清1300年间科举考试录取的登科人,总人数达12万人左右,总字数达3270万字。《总录》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关于中国古代人物的传记资料。

《总录》体例:凡从现存文献中能辑录到的登科人,按朝代、榜次顺序,列其姓名,姓名下撰一小传。小传包括登科人字、号、籍贯、登科年、初授官、所历官及终任官(或最高官)、谥号。小传之下,附书证。书证,写明哪一朝作者、书名、卷次及与小传有关的原著引文。书证尽量做到二三条以上。例如:

【金幼孜】(明)名善,字幼孜,以字行。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人。治《春秋》。建文二年登进士二甲第四名。初授户科给事中。仕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台湾书局影印本):“第二甲(共)三十七名赐进士出身:金幼孜贯江西临江府新淦县,民籍。县学生,《春秋》。字幼孜,行三。年三十岁,五月初十日生。曾祖德明,祖仲卿,父守止,母罗氏。慈侍下。娶刘氏。弟幼学、幼孚、幼孝。江西乡试第九名,会试第十三名。”按:殿试,金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进士。

(明)焦竑《献征录》卷一二《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金幼孜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金幼孜,江西新淦人,由进士擢给事中。”

《明史》卷一四七《金幼孜传》:“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人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仁宗即位,……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明年卒。”

《总录》曾在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介绍,受到了海内外同行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那它究意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呢?

首先,如果把整个中国科举史研究比作一座大楼的话,那么,《总录》就是这座大楼的坚实地基。自科举制废除一百多年以来,海内外科举研究论著,何止成千上万。然而迄今为止,却未能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历代登科名录及登科人的生平资料。连有多少人登科的“家底”都未摸清,中国科举史研究能说是充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吗?显然,《总录》一旦完成与出版,必将为科举史研究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和资料。有了它,自隋唐至明清各朝代登科进士的总数及其花名册,进士的生平传记资料,进士的地理分布,科举与地域经济,科举与地方文化教育等等研究,就得以铺开。它将为中国科举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

其次,《总录》所做的每朝登科录,都有书证,每条书证都出自第一手文献资料,具有权威性。《总录》所引的全部书证资料,是我们从上千种古代文献中爬梳、整理、考辨出来的,都是第一手资料,而且要为每个登科人写一小传,12万人要写12万个小传。没有坚韧不拔、甘坐冷板凳的毅力,是难以做到的。

再次,为我国古代文、史、哲研究开阔视野,提供较全面的自隋唐以下的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的传记资料,有助于推进文史哲专门史研究的深入。《总录》收录十二万多的进士,每个进士都是经历拼搏跃入龙门的社会精英。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他们扮演了重要角色。要了解和研究中国政治史、思想史、军事史、教育史、文学史、社会史,他们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总录》所提供的进士出身的中国古代社会精英人物的传记资料,大部分是新开发出来的资源,便于文、史、哲研究,有利于推动人文社科各种专门史的深度发展。

最后,检索功能。我们经常收到全国各地方志办的咨询电话,询问该地有多少进士?或来查问某家谱中所列进士,是否可靠?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难问题。通过检索《总录》索引库,可以找到相应回答。除此之外,社会各界如果出于了解或研究之需,要查某个人物是不是进士,我们只要通过检索《总录》索引库,立即就显示出来。比如:

【白居易】字乐天,华州下卦人。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甲科,元和元年(806)复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历翰林学士,杭州刺史、苏州刺史,仕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书证略)

【蔡元培】字孓民,又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人,光绪十九年(1892)中进士第二甲第三十四名,初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书证略)

历经将近二十个寒暑,《总录》已进入收获季节,从今年开始,将陆续分卷问世。我们课题组成员,力争将《总录》打造成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常青的学术品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

宋代四万进士档案的重构

龚延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20日 15 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5/20/nw.D110000zhdsb_20150520_2-15.htm?div=-1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先后向高校古委会、国家社科规划办申请《宋登科记考》和《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课题。课题批准立项后,我们的团队历经近二十年努力,继2009《宋登科记考》出版后,去年,《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的第一份硕果——1000万字、14册的《宋代登科总录》,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宋代登科总录》相较《宋登科记考》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增加了书证,使四万一千多个宋代登科人的小传都有了文献资料的支撑。

宋代三百多年,共举行了118榜科举考试。然而,保存完整的登科录,只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和《宝祐四年登科录》,所载进士分别为330人、601人,这还是得益于朱熹、文天祥的名人效应。除去这二榜,仍缺116榜登科录。我们完成的14册《宋代登科总录》,首次提供了一份两宋118榜登科录。虽然,由于两宋科举文献在宋金战火中散佚,已不可能完全复原宋代每一榜登科录,但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总共搜集了41040位登科人。可以说已恢复了三分之一的登科录,重构了宋代四万多进士的档案。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宋代登科人物最大的数据库。

《宋代登科录》所收每一个登科人,都有一份小传,即凡从现存文献中能辑录到的宋代登科人,按朝代、榜次顺序,列其姓名,姓名下列字、号,籍贯,登科年,初授官,所历官(举例)及终任官(或最高官),谥号。小传之下,附书证。书证,写明哪一朝作者、书名、卷次及与小传有关信息的原著引文。书证尽量做到三条以上。举例如下:

【李垂】字舜工,博州聊城县人。咸平三年登进士第,初授闻喜县尉。天禧四年,任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同修起居注,仕至知均州。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七《李公(垂)墓志铭》:“公讳垂,字舜工。博州聊城人。咸平中举进士,初命解州闻喜尉,换州司法,再调湖州录事参军。召试为崇文院校勘,出知亳、颍、晋、绛、均五州事,年六十九,以明道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疾终于武当。”

《宋史》卷二九九《李垂传》:“李垂,字舜工,聊城人,咸平中登进士第。自湖州录事参军召为崇文校勘,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出知均州,卒年六十九。”

《北京图书馆藏拓片□墓志》6489、公孙简《赵郡李君(筠)墓志铭•天禧四年十二月》:“君讳筠,字质素,博州聊城……生三男:季曰垂,举登科第。习知官守,今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同修起居注。咸平三年,垂擢进士第。”

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五《选举志□•宋制科》:“李垂,聊城人,起居注。”

由上可知,小传所提供信息及书证,需要从多种渠道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为此,我们翻阅了上千种以上文献,历经了“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资料的种种磨难。这些已逝的登科人,大都是曾经在宋代叱咤风云的精英,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与苏辙兄弟、王安石、沈括、苏颂、李纲、宗泽、朱熹、文天祥等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宋代科举制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宋代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最为光彩夺目的文化。科举文化流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

《宋代登科总录》问世了,为宋代科举史研究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数据。希望它能为推动宋代科举史以及相关学科(宋代思想史、文学史、教育史、社会学史、经济地理学、人才管理学等)的深入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临末,占小诗一首:

盛年意气冲霄汉,敢揽课题三千万!三千万字登科录,贯通一千三百年。追踪当年登科人,经史子集须搜遍。青灯黄卷伴寂寞,“上穷碧落下黄泉”。十万进士回眸处,廿载心血凝其间。《总录》工程何其大,今日交出第一卷:名曰《宋代登科录》,集合进士达四万。钱江奔腾东入海,岁月易逝不复还。上个世纪黑发人,新世纪中白发苍。物欲横流拒门外,兀兀穷年为哪般?振兴中华应有责,传承文化敢担当!

编辑推荐

辑录两宋320年118榜4万多登科人传记资料

搜录最全,规模最大

宋代精英人物赫然在册,信实有征

填补宋代科举史研究学术空白

助益相关学科深入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全国高校古委会规划重点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基础性制度。从隋至清,科举制经历1300年,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对科举史、科举士人、科举文化的研究历来是史学、文学、教育学、文化史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宋代登科总录》从浩瀚的现存文献中辑录出两宋320年118榜4万多名登科人的传记资料,规模庞大,史料丰富,编排科学,可谓宋代登科名录之集大成者,是继清徐松《登科记考》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科举史的大型文献工具书,填补了中国科举史研究的空白,不但对于宋代科举史研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而且也为宋代文化史、政治史、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资料。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规划重点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宋代登科总录》的品质具有保障。

精彩预览

【甄盎】大观三年登进士第ꎮ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祖宗科举取人􀅰徽宗»:“(大观)三年三月庚戌ꎬ御

集英殿策试ꎬ遂赐贾安宅、杨浑􀆺􀆺以下六百八十五人及第、出身􀆺􀆺先是ꎬ中书侍郎林摅

唱进士第ꎬ而姓‘甄’而呼‘坚’ꎬ名‘盎’而呼‘怏’ꎮ 于是中丞石公弼论摅不学无术ꎬ传笑

中外ꎮ”p223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