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内外骈文研究学界交流的学术平台,《骈文研究》集刊致力于搜集关于骈文这一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全方面研究优秀成果,计划每年出版一期,此为第四期。栏目及文章包括:骈文理论与骈文史研究(莫道才《骈文的跨文类渗透与古代文体演进的触媒作用》、刘涛《任昉沈约骈文思想考论》、宋昭《蒋士铨的骈文理论与创作实践》等)、域外骈文研究(李英徽《栢谷金得臣俪文硏究》、大曾根章介《四六骈俪文的去向》等),以及骈文叙录(苗民《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叙录九种》等)、民国骈文文献和骈文研究新视野。
莫道才,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骈文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骈文史论。
駢文理論與駢文史
駢文的跨文類滲透與古代文體演進的觸媒作用 莫道才
任昉沈約駢文思想考論 劉濤
從賦和序看李白駢文的“以詩爲文” 肖悦
蔣一葵《八朝偶雋》的駢文觀 楊婷玉
蔣士銓的駢文理論與創作實踐 宋昭
粤西駢文考論王正剛 江朝輝
饒宗頤駢文中的儒釋道美學思考 何祥榮
20世紀初文化轉型視角下馮淑蘭之駢散觀 莫山洪
20世紀初新生力量的駢文研究
——以莫沛鎏《研究駢文一得之商榷》爲例 梁觀飛
域外駢文研究
朝鮮後期駢文的兩個流派 [韓]朴禹勛 撰肖大平譯
朝鮮時期僧侣文集文體與内容上的特徵 [韓]李大炯撰 肖大平譯
栢谷金得臣儷文研究 [韓]李英徽撰 肖大平譯
益齋李齊賢表文小考:以謝表爲中心 [韓]明平孜撰 肖大平譯
由《補閑集》看崔滋的四六文批評 張玲玉撰 肖大平譯
四六駢儷文的去向 [日]大曾根章介撰 蒙顯鵬譯
本朝文粹的文章
——以駢儷文爲中心 [日]大曾根章介撰 蒙顯鵬譯
都良香的文章
——以五臣注《文選》的影響爲中心 [日]大塚雅司撰 陸錦連譯
駢文叙録
彭元瑞《宋四六選》叙録 張作棟
釋大訢《蒲室集》叙録沈如泉 王曼煒
明清之際駢文總集叙録 張明强
民國駢文文獻
歷代駢文散文的變遷 馮淑蘭著 曹文怡、楊兆涵整理
研究駢文一得之商榷 莫沛鎏著 李夢怡、邱秀花整理
論駢文 吴承烜著 張作棟整理
駢文答問 王秉恩著 張作棟整理
駢文研究新視野
七十年來臺灣駢文及其研究綜述 劉楚荊 黄水雲
群賢畢至,妙筆咸集
——駢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届中國駢文學會年會綜述 陳雅妮
駢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届中國駢文學會年會開幕式致辭 曹虹
2019年國内駢文研究索引 尹華君整理
編後語
本刊聲明
国内首套关于骈文研究的权威集刊,收录了每年学术界关于骈文这一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关于骈文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有较全面的收录和揭示。于2022年被评定为AMI综合评价集刊入库期刊,在学术界有了重要影响。
駢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届中國駢文學會年會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齊聚古都西安,這令人聯想起一千兩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天寶十一年,752),盛唐詩人岑參,相邀高適、薛據、杜甫、儲光羲等同僚詩友共登慈恩寺塔,他咏出了這樣的兩聯:“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净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千年古都,秋色壯美,爲了追尋學理上的交流和解悟,爲了推進駢文研究事業,我們從四面八方如約而至,隆重集會,玉成此事的佳緣勝因尤其令我們感懷!我謹代表中國駢文學會,向百忙中莅會的各位來賓和學者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全力承辦本次研討會的陝西師範大學各級領導、會務組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在七十多年的學科建設與人文教育中,凝鑄成了“揚葩振藻,繡虎雕龍”的學術理念,對此我們深表感佩,并契合深衷。
在古都西安的天光雲影裏,既抹不去秦磚漢瓦、錦繡大唐的縱向層纍,也纏結着絲路延展、異域流彩的横向兼容,也許這可以用來類比歷史積澱極爲深厚的駢文歷程。駢文作爲中國文學貢獻給世界的最富於東方特色的體式,歷史上各個時期駢文使用範圍非常廣泛,深受古往今來才智之士的喜愛,富於文化品味和藝術造詣,經久不衰,還波及亞洲其他國家,并且駢文創作在當今仍洋溢着一定的活力,駢文教育可承擔涵養文化底藴、淬煉文人氣質的作用。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學者們多年的努力,輕視駢文的各種偏見在根源上得到了糾正,而且從近年來的共識來看,駢文研究日漸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重要領域。
這種重要性或重視程度也可以從國家社科項目和期刊論文分布得到一定的印證。例如,2017年以前獲批的國家社科項目,以駢文研究爲項目的共有20項。而2017至2019這兩年間,立項又達到5項,包括吕雙偉教授主持的重大項目“明清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另有劉濤教授的“六朝駢文文體理論整理及其後代接受研究”、侯體健教授的“宋元駢文批評研究暨資料彙編”、周劍之教授的“宋代駢文文體研究”、莫山洪教授的“文化轉型視角下的20世紀駢文理論發展研究”。如果加上辭賦以及其他具體文類中關涉到駢文研究的課題,以及省部級課題中的相關者,那就更爲可觀了。從2017年至今,粗略統計,國内期刊共有350餘篇直接或間接與駢文相關的文章,而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産》等重要刊物上,幾乎每期或隔期都能見到論述駢文或關涉到駢文問題的論文。這種較爲穩健的態勢,也反映了駢文學界的積纍與創新已開始形成良好的循環。在這兩年間問世的碩果中,勢必包含之前立項或素有積累的課題,如譚家健先生于2018年出版了《中華古今駢文通史》,是駢文學界的盛事,這是他獲於2014年的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2010年實已開筆,持續奮戰,樂此不疲,不知老之將至,譚先生的弘毅精神是後學的榜樣。另外,莫道才教授以2015年所獲社科重大項目爲機緣,創辦《駢文研究》,亦功在學林。
當然,相比於數量的遞增,學術品質的追求才是最富挑戰力度的永恒的目標。這應當是出自護惜真理與不忘使命的宏願。當年玄奘法師于大慈恩寺建塔奠基時,曾自述誠願曰:“庶使巍峨永劫,願千佛同觀;氤氲聖迹,與二儀齊固。”玄奘法師的堅卓人生,其於弘毅之士,豈能無所感召?本次會議所設立的研討議題,有見於新世紀即將走過第一個二十年,駢文研究如何對繁盛的現象作出反思,以迎接更大的突破。感謝參會的學者惠賜宏文和參與評議,讓我們通過觀摩、切磋,分享心得,增上智慧,加大願力,享受友誼,把聚會的美好留在長久的記憶中,用李白的詩句來説:長相思,在長安!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