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论稿》为一部论文结集。其中收录了22篇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论文。所收论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古代思想史研究,二为近代思想史研究。
其一,在古代部分,首先,具体探讨了先秦诸子如墨家、儒家、法家学说的各个方面,如《试论韩非的时代批判意识》一文就讨论了先秦法家的时代关怀,以此来消解人们视法家思想为荼毒人性、助长专制的偏见。其次,论述了当时思想界流行的思想统一论,以此来探析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场景之所以消失的思想史原因。再次,在汉代思想史部分,有对贾谊御外思想的检讨,以此看出传统儒学在面对外患之时所体现出来的封闭性;还对东汉末期的社会批判思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王符之社会风俗观为例,讨论了在王朝末世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对于挽救时代危机所可能显现出来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由于东汉末期思想史上承两汉经学之余绪,下开魏晋玄学之先河,长期以来对此关注的人不多,故对之进行讨论。
其二,在近代部分,首先是对于近代中国新法家思潮的探讨,包括对于整个新法家思潮的总体概述以及选取一些个例如梁启超、章太炎、战国策派进行个案分析。近代新法家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中长期被人忽视的一个方面,只有法学界的学者从法学角度对之进行分析,收入文集中的《药方只贩古时丹——法家学说在近代中国片论》一文,曾于2009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内部刊物中发表,为当时国内不多的从思想史角度对新法家思潮进行研究之文章。其次是对章太炎思想进行探讨。章太炎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座高峰。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他的政治思想,相比之下对于他的学术思想以及他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认识关注得不多。收入本书的相关文章,多为对章太炎的诸子学研究和史学思想的分析,以看出他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继承与转化之处以及他论学之时所显现出来的时代关怀。此外,对于章太炎晚年,学术界长期以来多以保守、落后视之,本书中的《章太炎晚年史学思想述论》一文,具体分析了章太炎晚年对于史学社会功用的思考以及他对当时史学研究风气的批评,论证了章太炎晚年的活动与言论,并非保守、落后这样的一面之词所能概括。最后是对近代的一些学术著作进行分析,其中包含了对近代中国学术界以西学来解释中国历史与文化之偏颇的思考。
王锐,1987年5月生,广西南宁人,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得校级、省级与国家级相关奖励。
试论韩非的时代批判意识
墨子思想三题
荀子对墨子的批判辨析
论先秦儒家的革命观念
韩非的民众观试析
百家争鸣的自我瓦解——战国时期儒墨法的思想统一论
贾谊御外思想检讨
衰世众生相——王符的社会风俗观略论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
苏洵政治思想述论
梁启超《战国载记》试析
梁启超《管子传》论析
章太炎的法家观再探
论学与观世——章太炎《国故论衡鼠卓》探析
章太炎的诸子起源论探析
典章制度之学的提倡——章太炎史学思想之一面
章太炎晚年史学思想述论
药方只贩古时丹——法家学说在近代中国片论
近代中国新法家思潮略论
上古学术图景重构之尝试——傅斯年《战国子家叙论》探析
傅斯年、钱穆的屈原研究浅论
战国策派的官僚政治论——以林同济等人为中心的探讨
后记
《中国思想史论稿》分古代思想史研究和近代思想史研究,主要对先秦诸子、贾谊、王符、苏洵、梁启超、章太炎、傅斯年等的思想观进行了剖析,视角新颖、独特。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