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环境资源类专业的学生的实验指导书。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之一,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也是对仪器分析理论课程的加深掌握和提高。编写组参考已有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教材,结合广西师大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实际和课题研究成果,将光谱、色谱和电化学分析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测定,编写了本书。本书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环境分析实验基础知识、常用分析仪器操作与维护、25个实验、附录。本书理论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可作为化学、环境类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使用,也可供科技爱好者或有关科研机构普及知识之用。
主编:温桂清,女,1975年9月生,理学硕士,副教授,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导师。2003年起在广西师范大学从事环境分析、环境监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环境化学》广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广西特色专业(环境科学)及一体化课程建设项目主研。参编《环境纳米分析》等著作,主要参与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3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1项,厅(校)级项目4项,已在国际顶级刊物《Plasmonics》(影响因子3.75,2010)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授权专利2项。
副主编:梁爱惠,女,1965年12月生,研究员,硕士导师。现在广西师范大学从事纳米材料与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项,以及参研多项国家级项目。在《Nanoscale》、《Analyst》、《Plasmonics》、《Talanta》等国际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曾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第一部分 概述1
一、 环境仪器分析实验课的任务与要求
二、 实验基础知识
三、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表达
四、 实验报告格式与要求
第二部分 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
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三、 荧光分光光度计
四、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
五、 激光拉曼光谱仪
六、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七、 气相色谱仪
八、 高效液相色谱仪
第三部分 实验
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实验一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二 紫外差值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酚
二、化学发光法
实验三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水样中的铬(Ⅲ)
实验四 化学发光法测定Mn(II)
三、荧光光度法
实验五 藏红T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实验六 荧光衍生法测定邻苯二胺
四、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实验七 金纳米粒子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特性
实验八 空气中臭氧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
五、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实验九 巯基吡啶的增强因子测定
实验十 适体修饰纳米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三聚氰胺
六、红外光谱法
实验十一 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实验十二 醛和酮的红外光谱
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实验十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实验十四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的锌
八、气相色谱法
实验十五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
实验十六 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十七 内标法分析低度大曲酒中的杂质
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十八 流动相速度对柱效的影响
实验十九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
实验二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槲皮素
十、离子色谱法
实验二十一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F-、C1-等离子的含量
十一、电化学法
实验二十二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F—
实验二十三 电导法测定水的电导率
实验二十四 HCl和HAc混合液的电位滴定
实验二十五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一 电磁波谱范围 ····100
附录二 物质颜色和吸收光颜色的对应关系
附录三 红外光谱常用符号
附录四 红外光谱的八个重要区段
附录五 重要名词解释
前 言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痕量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的分析和监测均离不开仪器分析。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之一,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也是对仪器分析理论课程的加深掌握和提高。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环境仪器分析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表达、实验报告格式与要求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常被忽视或训练不足,故把它列在第一部分。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完成环境仪器分析实验的前提,故在第二部分进行了介绍。实验部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参考有关实验教材并本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和实际情况,共遴选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光度法、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环境污染物等25个实验。附录部分侧重介绍有关波谱知识和分析方法特性方面的重要名词解释。
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发展迅速, 我们在参考已有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实际和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将光谱、色谱和电化学分析技术方法用于环境污染物测定, 编著了《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教材,由于时间仓促,不妥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本书可作为化学、环境类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使用。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领导及环境科学系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2012年10月28日
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之一,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也是对仪器分析理论课程的加深掌握和提高。本书是环境资源类专业的学生的实验指导书,学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基本掌握主要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特点、使用功能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书融进了新的仪器分析理论与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指导意义,值得出版。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