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丛书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反思与建构
ISBN: 9787549534036

出版时间:2013-03-01

定  价:30.00

作  者:曾昭皓 李卫东 著

责  编:张贻松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图书分类: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读者对象: 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教育者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90 (千字)

页数: 224
图书简介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高校发展、学生发展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三重需要使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书以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的反思与探索为基础,对目前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反思与创新,对辅导员量化考核进行深刻反思与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从“人”的意义建构出发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构建以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作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工作平台,以大学生核心能力构建、学风建设、理想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等实务工作为切入点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本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与建设、学生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辅导员个体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书对教育管理部门领导、高校领导、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辅导员培训基地人员、研究人员和广大的辅导员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曾昭皓,男,1980年10月生,法学博士,2006年起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主持厅级、校级课题4项,编著出版《现实与理想之间——广西希望工程评估研究》、《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反思与建构》等著作5部,在《深圳大学学报》、《学术论坛》、《思想教育研究》、《理论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同时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和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学术成果获得省厅级以上奖励6项。

李卫东,男,1975年10月生,副教授,1997年起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工办主任。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2009年评选为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编著出版《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反思与建构》等著作5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个案研究》等多项课题。

图书目录

目 录

序 8

第一章 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11

第一节 从单一走向多元:辅导员职业的定位与困境 11

一、一元论:“行政管理人员说”的偏颇与错位 11

二、二元论:“管理和教师说”制度安排与现实背离 12

三、多元论:“多重导师说”理论与实际的困难 14

第二节 从“边缘人”到不可替代性:辅导员职业的重新定位与价值重构 15

一、非职业化的定位使辅导员成为“边缘人” 15

二、辅导员职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16

三、重新认识辅导员队伍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18

第三节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20

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制度安排 20

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26

第二章 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的反思与创新 30

第一节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的现状 30

一、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30

二、专职辅导员人数少,学历层次偏低 31

三、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出现两个极端。 31

第二节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的弊端 31

一、工作职责不明确 31

二、职业归属感缺失 32

三、职业成就感不强 32

第三节 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的创新 33

一、体制设置 33

二、体制保障 34

第三章 辅导员量化考核的反思与探讨 38

第一节 对辅导员量化考核存在的问题 38

一、考核原则上,重结果轻过程 38

二、考核内容上,重管理轻引导 39

三、考核权重上,重全面轻重点 40

四、考核形式上,重责任轻权利 40

五、考核方法上,重短期轻长期 42

六、考核标准上,重共性轻个性 42

第二节 辅导员考核应保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张力 43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的分裂 43

二、价值理性的追求与人文关怀的回归 45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9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 49

一、大学生的“个人本位”观念和实用主义思想盛行 49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缺乏良好的育人环境 50

第二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0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50

二、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协调均衡发展 52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53

四、以党建带团建,把工作深入到每位学生,使工作可持续发展 54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 57

第一节 找寻迷失的人:人本文化视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57

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的迷失 57

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人”的迷失 58

第二节 把人实现为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构 6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的主体建构 61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 62

第三节 回归幸福本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 64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 64

二、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幸福的本真 65

第六章 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建构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7

第一节 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67

一、问题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对独立的、成体系的培养模式 67

二、“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68

第三节 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9

一、学习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对接 69

二、学生成才发展与辅导员职业化的双向促进 70

第三节 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71

一、依托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建以学习能力为中心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体系 71

二、基于生涯规划和目标管理理论,创建大学学习生涯分阶段的培养目标 73

三、以教材建设为载体,创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74

四、依托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为主线,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75

五、以第二课堂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77

第七章 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建构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 80

第一节 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 80

一、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及其构成 80

二、专业化系统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的差异 82

第二节 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的设计方案 85

一、设计理念 85

二、设计意义 87

三、设计原则 88

第三节 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9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 89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分析 95

第四节 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 96

一、辅导员的共性核心素质与核心能力 96

二、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契合 101

三、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 102

四、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的步骤 103

第八章 “人”的意义建构与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创新 108

第一节 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与“人”的建构 108

一、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的内涵 108

二、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的教育理念 109

第二节 建构主义与辅导模式的创新 110

一、行为主义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110

二、建构主义工作模式的创新性 110

第三节 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的实施与评估 112

一、着力构建大学生的四大核心能力 113

二、辅导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119

三、采用三维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119

四、形成建构主义的学生评价体系 120

第九章 辅导员与大学生核心能力构建 122

第一节 大学生的核心素质与能力 122

一、大学生的核心素质 122

二、大学生的核心能力 129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 143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143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的契合 144

第三节 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 146

一、“人职匹配”理论与学习生涯规划 146

二、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的步骤 147

第十章 辅导员与学风建设 158

第一节 以宿舍建设促学风建设 158

一、宿舍建设是学风建设的保障 158

二、辅导员加强宿舍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的举措 159

第二节 以校园课外科技文化促学风建设 163

一、校园课外科技文化及其功能 163

二、校园课外科技文化促进学风建设 165

三、辅导员以校园课外科技文化促学风建设的举措 165

第三节 仪式教育与学风建设 168

一、仪式及其教育功能 168

二、仪式教育与学风建设 169

三、辅导员以仪式教育促学风建设的举措 170

第四节 加强一年级学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73

一、加强一年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73

二、加强一年级学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73

第十一章 辅导员与理想教育 178

第一节 理想的概念辨析 178

一、理想的内涵 178

二、理想与现实 179

三、理想与目标 179

四、理想与空想 180

五、理想与信念 180

第二节 理想特征之再认识 181

一、理想的超越性决定了理想的绝对完美性 182

二、理想的信仰性决定了理想的神圣崇高性 182

三、理想的价值性决定了理想的理论自洽性 183

四、理想的实践性决定了理想的追求过程性 183

第三节 理想教育的可能路径 183

一、从理想的产生渊源探讨理想的绝对完美性 183

二、从理想的超越意义理解理想的神圣崇高性 184

三、从理想的价值维度论证理想的理论自洽性 185

四、从理想的实践路径分析理想的追求过程性 187

第十二章 辅导员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189

第一节 网络与高校网络舆情 189

一、互联网的特点 189

二、网络舆情的含义及其特征 191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及其特征 194

第二节 高校网络舆情的模式 199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199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模式 205

第三节 高校网络舆情的规律 207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规律 207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 211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转换规律 216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221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 221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 223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25

第五节 辅导员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226

一、辅导员的角色及其定位 226

二、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227

三、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策略:以某校区舆情引导实例为例 230

主要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39

序言/前言/后记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造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以及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和作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直接影响和作用学校的稳定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必须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队伍,才能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求对辅导员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还是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真正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航者”。只有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品味,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优秀人才愿意长期从事的职业,甚至成为终身追求的事业。

然而,长期以来,辅导员在待遇、培养、提升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个人的职业发展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辅导员整天应付繁杂的具体事务,导致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减少,弱化了本职工作的实效和职业化程度。辅导员机制建设的不完善,队伍不稳定,非正常流动性大等因素一直困扰着这支队伍建设,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扩招、后勤管理社会化等,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辅导员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学生发展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三重需要。因此,如何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辅导员自身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明确了辅导员定位和工作职责,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的有效措施。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的偏差,甚至背离,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如何可能”这一命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探索,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本书是作者长期一线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智慧结晶,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辅导员管理、队伍发展和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本书以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的反思与探索为基础,对目前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反思与创新,对辅导员量化考核进行深刻反思与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从“人”的意义建构出发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构建以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作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工作平台,以大学生核心能力构建、学风建设、理想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等实务工作为切入点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本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与建设、学生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辅导员个体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作者曾昭皓同志是我的博士研究生,作为他的导师,我非常高兴看到他作为一线辅导员,能在繁重的工作中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并笔耕不辍著成此书,是难能可贵的!李卫东同志是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中的标兵,1997年就开始思考“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体系”的培养模式,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模式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为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一条相对独立的、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模式不懈努力,其“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从他们的文字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辅导员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对学术不懈的追求。诚然,本书不是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而是就涉及这个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加以研究,可谓之阶段性成果,某些观点也还有待商榷,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出更多有益的学术成果,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 欣然而乐为之序,并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也欢迎大家对之进行严肃的批判,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是为序。

原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博士生导师、教授

江秀乐

2012年12月20 日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学生核心能力构建、学风建设、理想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等实务工作为切入点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本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与建设、学生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辅导员个体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书对教育管理部门领导、高校领导、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辅导员培训基地人员、研究人员和广大的辅导员提供有益参考。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