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基础读本》(李鍌主编)原为台湾高中国文科必修课教材,共六册。一至三册,选自《论语》;四、五两册选自《孟子》;第六册则选录《大学》与《中庸》。文中注释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主,并融合《十三经注疏》等各代学者解释。
本教材之编辑目标,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并启迪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选辑的篇章,以能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培养伦理道德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全六册,李鍌主编)为“第一套引进大陆的台湾高中国学教材”,内容为“四书选读”。本书引进台湾版权,未加增减,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在当下“国学热”的时代氛围中,本书不啻为最佳国学“补课”读物!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台湾地区沿用四十年国学教材,选录儒家四书统析而成,为“经典进课堂”之最佳范本!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为本书作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著名哲学史家庞朴、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联袂推荐!
李鍌(xiǎn),字爽秋,号乐叔,福建林森人,1927 年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前后二十余年,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兼国文研究所所长。现任师大训导长。学术专长:中国文学史、韩非子、音韵学与文选学。
孟子卷
论教育
一、自动自发
二、确立标准
三、环境移人
论政治
一、民贵君轻
二、因先尊贤
三、仁者无敌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全六册),为台湾正中书局出版,李鍌主编,原名为《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原为台湾地区高中国文必修教材。2008年,在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王丽女士(现任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经典教育中心主任)协助下,大陆新华出版社首度引进正中版图书版权,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作为社会读物面世。2013年9月,北京新学校研究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再度引进该书版权,改名为《中国文化基础读本》。这个版本保持了台湾原版全套六册装,以最大程度地适应于原“高中教材” 的定位。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台湾地区沿用四十年国学教材,选录儒家四书统析而成,为“经典进课堂”之最佳范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著名哲学史家庞朴、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联袂推荐!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为本书作序,称此书“严格忠实于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且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与目前大陆市场同类教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尊重原作者,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并未为了迎合大陆应试需要,而做人为删改、增添或重编。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的编辑团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其主编李鍌先生为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台湾学术审议委员会常务委员、台湾国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小组召集人。编辑委员中,陈新雄教授为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也是台湾音韵学大师。学术大师的加入,保证了《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内容的专业性、可信性;台湾中学一线教师的加入,则保证了教材“接地气”,便于中学课堂教学。
孟子的教育思想,乃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认为教育之道,应重潜移默化,使其自动自发,扩充善性,自然成德,所谓“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子下•二)除了自动自发,还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绝不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更不能“一曝十寒”,如此才能日进有功,终底于成。此为孟子教育思想中基本之概念,故本大类首列“自动自发”。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目标,还得确立标准,好比射箭,“必至于彀”;好比大匠教人,“必以规矩”,如此教育才能获得成效。孟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贤,而教学的最高标准,是“求其自得”。因为唯其自得,研究学问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日积月累,臻于圣贤的境界,故列“确立标准”居于次。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由此可知,环境教育对人的气质变化影响甚深。孟子以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告子上•七)即是由于环境影响所致。不过,孟子也认为好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困逆的环境,有时反而能砥砺人,使其奋发;安乐的环境,则往往会令人颓靡不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的兴衰存亡,亦复如是,可知环境教育影响之深远,故列“环境移人”次之于末。
▲ 孟子卷•论教育•三、环境移人
接受教育的人,除了遵循规矩、修心养性、持恒不懈、深造自得之外,学习环境的熏染、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与环境之间,若能有良性的互动,那么教育的成效才能彰显昭著。《孟子》一书对于上述内容,多所阐发,兹择其三章,编为本单元。一傅众咻,就不能学好语言;一位善士,也无法导正国君。学习环境的重要,由此可知,故编列“孟子谓戴不胜”为第一章。家庭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环境,父(母)兄(姊)若是贤德,常可熏陶出优秀的子弟,因此“人乐有贤父兄”,故编列“中也养不中”为第二章。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困心衡虑,每能奋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接受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并加以克服,才能生存、成长、培养出大智慧,故编列“舜发于畎亩之中”为第三章,以收束本单元。
一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②?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③?”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④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⑤,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⑥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⑦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⑧,王谁与为不善⑨?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⑩?(《滕文公》下•六)
章旨
孟子以学习语言做譬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之深远。
注释
①戴不胜:人名,战国时宋国大夫。
②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您想要您的国君向善吗?之善,往善、向善。
③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傅,教也。
④咻:音xiū,喧扰。
⑤虽日挞而求其齐也:虽然每天责备他,希望他说齐国话。挞,音tà,责打。
⑥庄岳:战国时齐国最繁华的街里。
⑦薛居州:人名,战国时宋国的善士。
⑧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在大王身边的人,无论年长年幼,无论地位尊卑,都是像薛居州一般的善士。
⑨王谁与为不善:王和哪一个人去做不善的事呢?
⑩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一个薛居州,对宋王又能有什么影响呢?王引之《经传释词》:“独,犹‘将’也。”
析论
许多外国朋友来我国学中文,除了中国老师课堂上的教导之外,他们住的是中国家庭,交的是中国朋友,上的是中国饭馆。日常生活中,他们打开电视,扭开收音机,到商店购物,耳濡目染的,莫非中文。因此,他们的中文自然进步得很快了。学习语文,首重良好的语文环境。这个道理,孟子早就如此主张了。他认为若要楚国大夫的孩子学好齐国的语言,就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让这个楚国孩子每天接受齐国语文的熏陶,假以时日,必定能说得一口道地的齐国话。
学习语文,固然要重视环境;修德为学,更须讲究环境。孟子向戴不胜提出一个良策,以诱导宋国国君向善。假使在宋国国君身边的官员都是像薛居州一般的善士,那么“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篇),国君经常接触君子,自能向上、向善了。反之,如果国君经常接近奸佞小人,而正人君子又饱受排挤,那又怎能使国君熏陶成德呢?再者,身为国君,固然应该亲近贤德之士,一般人又何尝不然呢?只有向损友发出绝交书,并且“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我们的修养才能日进于高明,我们的学问才可精益求精。环境对于学习者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
二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①,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离娄》下•七)
章旨
孟子认为父兄贤才有涵育熏陶子女的义务。
注释
①中也养不中:能行中道的人,教养不合中道的人。朱熹《孟子集注》:“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也,句中语气助词。
②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指贤德和不肖,其中的距离相差不多。所谓贤父兄,若不能教养子弟,也就算不上有贤德了。其间不能以寸,其间距离不到一寸。
析论
父(母)兄(姊)若能实践中道,那么必然是孝悌忠信、乐善不倦的人;而涵育熏陶其子弟,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也是合于情理、极为自然的事。有这样贤德的父(母)兄(姊),其幸福自是不在话下。至于才华出众的父(母)兄(姊),除了自己有所成就之外,也应分一些心力、时间,以教养、裁成其子弟。须知才德、智慧兼备的人,必然会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想。对于他人,尚且要立之、达之,何况是自己的子(女)弟(妹)呢?无论是品德之熏陶,或是才学之裁成,固然是由于父兄贤才,实则良好的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只顾成就自己,对于子弟却不加以教养裁成,那么纵使自己能守中道,有才德,这种人和那些不能守中道而又没有才德的人,实在也没有多大差别。就像今天社会上有很多家庭,父母亲的才德学问都是很有成就,却整天忙着事业应酬,无暇以其才德、学问熏陶子女,而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于是成为不肖子弟。果真如此,则为人父母者,诚难辞其咎。
三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②,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管夷吾举于士④,孙叔敖举于海⑤,百里奚举于市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⑦,空乏其身⑧,行拂乱其所为⑨,所以动心忍性⑩,曾○11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1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4。入则无法家拂士○1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也。”(《告子》下•一五)
章旨
孟子借圣贤兴起、国家存亡的事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忧患的环境,可以使人困心衡虑,动心忍性;安乐的环境,则会使人苟且偷安,生活糜烂。
注释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迹于历山的田野中。畎亩,田野。畎,音quǎn,田沟。亩,田垄。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在捣土筑墙的生涯中被殷高宗所举用。傅说,殷代贤士,隐于版筑,殷高宗举以为相,国大治。说,音yuè。版筑,古人筑墙的方法,以版夹土,将土捣实以筑墙。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在贩售鱼、盐的商场中被周文王举用。胶鬲,殷代贤臣,遭纣之乱,隐世经商,周文王知其贤而加以举用。鬲,音gé。
④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牢狱中被齐桓公举用。管夷吾,字仲,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谥敬。士,狱官,此处指狱官所掌理的囚系人犯之事。
⑤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在海边耕种,被楚庄王举用为令尹。孙叔敖,字叔,名敖。春秋时楚国人。
⑥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在交易货物的市场中被秦穆公所举用。百里奚,春秋时人。原来任虞国大夫,晋献公消灭虞国,俘虏了百里奚。百里奚逃到宛,被楚国人抓到,秦穆公听说他贤能,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回,授以国政,相秦七年而秦霸。
⑦饿其体肤:让他身体受到饥饿。
⑧空乏其身:使他困穷。空乏,穷困缺乏。
⑨行拂乱其所为:做事时,拂逆扰乱他的所作所为。行,行事。拂,违戾。
⑩动心忍性:耸动他的心志,坚忍他的性情。动,耸动、警动。
○11曾:增也。
○12人恒过,然后能改:一般人常是有了不当的言行之后才能改正。
○1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滞郁结在心志中,阻碍梗塞在思虑中,然后才能奋起振作。赵岐《孟子注》:“衡,横也,横塞其意于胸臆中。”作,奋起。
○1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别人的脸色来验证,从别人的声音来听取,然后才能警悟通晓自己的过失。征,验。喻,知晓。
○15法家拂士:法度的世臣与辅弼的贤士。拂,音bì,弼也。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处在忧患中才知奋斗生存,处在安乐中易于纵恣而败亡。
析论
孟子综观古史,发现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都是早年遭逢艰困,备受煎熬。然而,这六位圣贤都是刚毅坚忍,不屈不挠,以恶劣的处境为熔炉,自我淬砺;以横逆的人、事为养分,涵养智慧。他们终于通过严格的考验,步步提高人生的境界,或成为仁民爱物的帝王,或成为辅弼君王的贤臣,对天下、对国家、对历史文化各有其卓越而深远的贡献。
于是孟子进而提出相当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像虞舜、傅说等这样的圣贤之所以饱经忧患,备历艰困,是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肩负上天所交付的重责大任(启迪民众,安定天下的责任),必须接受怎样的磨炼呢?孟子昭示世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圣贤的潜力更是可以不断开发。越是环境艰困,越是横逆当前,就越能激发出潜藏在生命深处的能力、智慧。一旦他们丰富了阅历,恢宏了气魄,充实了学养才能,深厚了道德修为,因缘际会,得遇英主,自能成就大格局、大事业。
至于一般人,是否也要历经磨炼,才能成长、成熟,从而有所作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人恒过”到“而后喻”八句,就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一般人还未成为圣贤,自然难免犯过。当他们遭逢事穷势蹙的际遇,自然会心中郁结,思路不畅了。经过深思力索,终于想通了,于是奋然兴起,有所改善,有所作为。当他们犯了言行之过,别人的不满、怨怒之气,或者形于脸色和眼神,或者发于声音和言辞。察觉别人的辞色,于是心中有所警悟,从而知过、改过。像这样不断地“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虽然本身原非圣贤,但是假以时日,也能培养相当的才智,而发奋图强,有所作为了。
个人的人生,固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的兴亡,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政府中,如果缺少老成谋国、能遵守大经大法的大臣;如果缺少忠肝义胆、具大智慧、骨鲠端方的辅弼之臣,必然是小人道长,日益沉沦。在国际间,如果没有强敌环伺,虎视眈眈,那么这种群小当道、君臣怠弛的政权,其前途也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与讨论
1学习语言,必须安排怎样的环境?
2请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环境。
3孟子说:“人乐有贤父兄。”原因何在?你对这句话有何感想?
4在求学的生涯中,你曾有过“动心忍性”的经验吗?这样的经验,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加以扼要叙述。
5请举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