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第六册)
中国人安身立命必读书!
ISBN: 9787549540334

出版时间:2013-09-01

定  价:17.90

作  者:李鍌 主编

责  编:刘冬雪
所属板块: 基教出版

图书分类: 高中通用

读者对象: 高中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社会读者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76 (千字)

页数: 76
纸质书购买: 当当
图书简介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李鍌主编)原为台湾高中国文科必修课教材,共六册。一至三册,选自《论语》;四、五两册选自《孟子》;第六册则选录《大学》与《中庸》。文中注释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主,并融合《十三经注疏》等各代学者解释。

本教材之编辑目标,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并启迪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选辑的篇章,以能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培养伦理道德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全六册,李鍌主编)为“第一套引进大陆的台湾高中国学教材”,内容为“四书选读”。本书引进台湾版权,未加增减,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在当下“国学热”的时代氛围中,本书不啻为最佳国学“补课”读物!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台湾地区沿用四十年国学教材,选录儒家四书统析而成,为“经典进课堂”之最佳范本!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为本书作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著名哲学史家庞朴、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李鍌(xiǎn),字爽秋,号乐叔,福建林森人,1927 年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前后二十余年,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兼国文研究所所长。现任师大训导长。学术专长:中国文学史、韩非子、音韵学与文选学。

图书目录

大学卷

中庸卷

附录一 学庸概说

附录二 朱熹大学章句全文

附录三 朱熹中庸章句全文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全六册),为台湾正中书局出版,李鍌主编,原名为《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原为台湾地区高中国文必修教材。2008年,在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王丽女士(现任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经典教育中心主任)协助下,大陆新华出版社首度引进正中版图书版权,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作为社会读物面世。2013年9月,北京新学校研究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再度引进该书版权,改名为《中国文化基础读本》。这个版本保持了台湾原版全套六册装,以最大程度地适应于原“高中教材” 的定位。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台湾地区沿用四十年国学教材,选录儒家四书统析而成,为“经典进课堂”之最佳范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著名哲学史家庞朴、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联袂推荐!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为本书作序,称此书“严格忠实于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且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与目前大陆市场同类教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尊重原作者,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并未为了迎合大陆应试需要,而做人为删改、增添或重编。

《中国文化基础读本》的编辑团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其主编李鍌先生为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台湾学术审议委员会常务委员、台湾国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小组召集人。编辑委员中,陈新雄教授为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也是台湾音韵学大师。学术大师的加入,保证了《中国文化基础读本》内容的专业性、可信性;台湾中学一线教师的加入,则保证了教材“接地气”,便于中学课堂教学。

精彩预览

大学一书,是教人由内在的德性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一以贯之,不断进取开展的过程;已将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包罗无遗,发挥尽致。称得上是本末兼备、唯精唯一、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的大学问,也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经朱熹改订,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为全书的总纲,“传”则分述总纲所举之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中是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又以诚意、正心为先。故今选录,首列“经”一章,其次为“传”之诚意章、正心章,再次为修身章,然后依序为齐家章、治国章、平天下章。读此数章,对于大学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之道,应可大略有所了解。

▲ 大学卷

 一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⑤而后有定⑥,定而后能静⑦,静而后能安⑧,安而后能虑⑨,虑而后能得⑩。物有本末,事有终始○11,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12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3;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5;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6;致知在格物○1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8,壹是○19皆以修身○20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21;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2。(《经》•一)

 章旨

  本章为《大学》全篇的总纲,阐明三纲八目的连贯性。由个人格、致、诚、正的修身功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至善的境地。

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教育宗旨、理想。古代最高的学府为大(音tài)学,以培养经国治世的人才为主,其教育内容即称为“大(音dà)学”。

  ②明明德:修明自己内在的清明德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此内在的德性原本清明。

  ③亲民:程子以为当作“新民”,使人日新又新,进步不已。

  ④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地。指明明德及亲(新)民,都要尽力达到圆满。

  ⑤知止:知道要止于至善。

  ⑥定:指志有定向。

  ⑦静:指心不妄动,不为外物所诱。

  ⑧安:指心能定静,随处而安。

  ⑨虑:指思辨精详。

⑩得:指达到至善的目的。

○1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任何一件事都有先后次序。物,犹事。朱熹《大学章句》:“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12明明德于天下:谓使天下人都能明其明德。

○13齐其家:指家庭中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和爱相处;家族中公平有序,没有纷争。齐,和谐整齐。

○14正其心:心有所主,不受情绪干扰蒙蔽。

○15诚其意:指使意念、志向真实无妄,都合乎德性的要求。

○16致其知:推极自己的觉识,使其所知无不尽。致,推极。知,觉识,指人心之灵觉。

○17格物:即物穷理,意谓在事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格,至、即。

○18庶人:平民。庶,音shù,众也。

○19壹是:一切、凡此。

○20修身:内在的修养功夫,此处亦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朱熹《大学章句》:“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

○2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犹言不修身而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本,指修身。末,指齐家以至平天下。

○2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厚”指修身,即前面说的本;“所薄”指平治天下国家,即前面所说的末。厚、薄是相对的概念,分指重要的与次要的。此句意谓所当厚之修身,不能切实地做,却能做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 析论

一、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此三纲领在句首虽然分别着有一个“在”字,但理解上,不能将三者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全文对此三者一贯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非常强调的。换句话说,在“明明德”与“亲(新)民”之外,没有另一个“止于至善”;“明明德”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要推致到“亲(新)民”,使天下人皆能“明明德”;而“亲(新)民”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以“明明德”为基础,先觉者由己身做起,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透过教化,以启迪引导天下人自明其明德。亦即“止于至善”是包含“明明德”与“亲(新)民”而言的。

二、八条目

  第二段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说:“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正是要完成三纲领的修为事项。首句的“明明德于天下”即是末句的“天下平”,但不直接说“天下平”,盖因欲平治天下,其方法断非全凭刑政以宰制百姓,而当以一己的“明明德”为本,并将此道推拓于天下,使百姓亦皆自明其明德,各自建立道德的人格,成就道德的社会,才算真太平。然而,“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个人”,所以想使全天下为道德的社会,还须先使国、家、个人,皆成道德之国、道德之家、道德之人,而其最根本处就在个人。个人要成为道德之个体,唯有修身。修身的先决条件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没有此四者,便没有修身可谈,这是修身的具体内容。而细分之,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诚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当个人于所经历的事事物物,皆能推求其所以然之故与当然之常规,终能豁然贯通事理之极,使自己心灵本具的万物之理,能源源本本呈现于行事之中,则对于自己的意念、行为,必能察其善恶,进而为善去恶;意念、志向因此不会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则灵心本性便能主宰己身,而道德人格于是可修养完成。

  八条目有着系列开展的关系,而其中以修身为中心。格物到修身是自我修养,为立己达己的功夫;齐家以至平天下,是道德推扩,为立人达人的事业。唯其己立己达,乃能立人达人,末段明言一切以修身为本,其意义在此。

 问题与讨论

何谓“大学”?其教育的内容、理想为何?

 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①也,如恶恶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谓自谦④。故君子必慎其独⑤也。小人闲居⑥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⑦,而著其善⑧;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⑨,然⑩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11,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12!”富润屋,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传》•六)

 章旨

  此释诚其意,在于慎独、不自欺。

 注释

  ①毋自欺:不要自我欺骗。

  ②恶恶臭:音wù è xiù,厌恶不好的气味。臭,气味。

  ③好好色:音hào hǎo sè,喜爱美好的容色。

  ④自谦:自我满足。谦,音qiè,通“慊”,满足。

  ⑤慎其独:谓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谨慎不随便;对于只有自己知道的心中意念,也要谨慎觉察其善恶。

  ⑥闲居:日常居处。

  ⑦厌然掩其不善:躲躲闪闪地掩藏自己的坏处。厌然,刻意遮掩的样子。厌,音yǎn。掩,掩盖。

  ⑧著其善:显现自己好的一面。著,音zhù,显示。

  ⑨如见其肺肝:像看见他的肺肝,犹今言看透心肝、看穿肚肠。

  ⑩然:如此。指小人欲掩其恶而终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

○11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真有什么,外表便显现出什么。

○12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虽在独处的时候,也像有许多人看着自己,指着自己,这真是严峻可畏得很啊!严,畏敬。

○13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可以增美人的屋宇,德性可以滋益人的身心。润,滋益。

○14心广体胖:指有德者心胸开朗,身体舒泰。胖,音pán,安舒。

 析论

一、诚意是凡圣关

  “诚意”和“致知”是大学之道的两个基点。朱熹把二者比喻作两个关卡,致知是“梦觉关”,诚意是“善恶关”、“凡圣关”。人如果不能致知、不能自觉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不能觉察此理原本具足于自身,便会愚昧昏庸,如在梦中;相反地,能致知,便能觉,便能明白人生的目标,原在修明此具足于己的灵明德性,使自己成为君子圣贤。如果人的意志,在发动之初,即染杂了物欲私情,就无法切实地、自然地为善去恶,也就不可能向君子圣贤之路迈进了。所以“诚意”是人成为“凡”或“圣”的关键。

二、诚意是行之始

  简单地说,格物是知之始,诚意是行之始,两者都是以心为本的。人的心灵,除了有虚明之“知”外,还有应物处事之际所生发的“意”。“知”的主要功能在识别,“意”的主要功能在行为。人心既然能知理,则应对每一次生发出来的“意”,觉察其善恶然否,其中合乎道理的就是善,不合乎道理的就是恶。而人之所以为人,正因秉有光明澄澈的本心,所以理论上,应自然地好善而厌恶。也就是说,本心要监督“意”,使“意”真实无妄地依理而发,这便是“诚其意”了。

三、诚意在“毋自欺”

  人们往往会被物欲蒙蔽,放失本心,于是见理不明,或是明明知善而不能切实为之,明明知恶而不能切实去之。甚或伪装从善,而内则暗怀诡诈,这就是“自欺”了。从这方面谈,则“诚意”的功夫,就是要做到“毋自欺”,就像遇有恶臭,会自然地掩鼻避开;遇到美好的事物,会自然欣喜一般,毫无扭曲、毫无造作的反射行为,让“意”完全地依理而发,真真实实、自自然然地为善去恶。

  说来似乎简单,真要做到如此,确实须猛下功夫去修养。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也知道不应该迟到逃课吗?但也偶尔犯了;不也知道不应该说人是非吗?但也偶尔犯了;不也知道要孝敬父母兄长吗?但也有办不到的时候;不也知道要让位给老弱妇孺吗?但也有装糊涂的时候……太多太多未切实好善去恶的例子了。然而当你如此“自欺”之时,心里会平静吗?此时有人盯着你看,尤其逼视你的双眼时,你不会感到羞愧难为情吗?那种不安的感觉,其实即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审判。而当这感知的根源(心)越清明之时,即使没有外人的指责,还是会严格地、谨慎地监督自己的。曾子说就像随时有人盯着自己,而后来人则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诚其意”的功夫,正是如此,必须随时随地如实地对待自己的意念。盖“诚于中,形于外”,“知善而不为、知恶而不去”的自欺,是欺骗不了自己,也欺骗不了别人的。

 问题与讨论

  1“诚意”与现今口语说的“有无诚意”,意思有何不同?

  2在处事上,你内心曾否有过天人交战的经验?结果如何?请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 四

所谓齐①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②,之其所贱恶③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④而辟焉,之其所敖惰⑤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⑥者,天下鲜⑦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⑧。”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传》•八)

 章旨

此释修身之道,在于凡事克制感情的偏私,做理性的判断,才能齐家。

 注释

①齐:整治。

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一般人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就有所偏而失其正。之,于。辟,音pì。朱熹《大学章句》:“辟,犹偏也。”焉,代词,指所亲爱的人。

③贱恶:看轻、厌恶。

④哀矜:哀怜。矜,怜悯。

⑤敖惰:傲慢怠惰。敖,音ào,通“傲”。

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喜爱一个人却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却知道他的优点。这句话在说明“不受感情的蒙蔽”。好,音hào,喜爱。第一个“恶”,音è,缺点。第二个“恶”,音wù,作动词用,厌恶。

⑦鲜:音xiǎn,少。

⑧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失,感觉不到自己禾苗的丰硕。朱熹《大学章句》解释这两句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 析论

待人接物之际,不应情感用事。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无法把对方看得真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修身、齐家之道,也不外乎此。凡事只凭个人情感的好恶,而不排除情感的偏私,就不能修身、齐家。

一般人对于家人、亲友、同事,往往比较亲爱,因而难免“胳膊肘向内弯”,难免偏私“自己人”;对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与自己相左的人,往往轻贱厌恶,因而否定对方;对于高级的长官、强劲的对手,心生畏惧,因而难免怯懦退缩;对于圣贤豪杰、偶像明星,尊敬爱慕,因而往往忽视其缺失,甚至曲为之辩,曲为之讳;对于孱弱的人士,往往一味哀怜,而不问其是非善恶;对于才学、地位、权势、财富等条件比自己差的人,往往骄傲怠慢,瞧不起人。偏颇的情感造成错误的判断,有色的眼镜造成盲点和蔽障。待人接物时,如果是这样的陷于一偏,就无法持平公正,追求和谐,那还谈什么修身、齐家呢?

《大学》的作者畅发议论,强调了修身、齐家不应有的态度之后,立即征引谚语,以证其说。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可见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身为父母的人溺爱子女,看不清子女的缺点。现代社会中,有些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恶劣言行毫无所悉,明明是孩子犯了校规,还振振有辞,要向学校的师长讨公道,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溺爱者不明”。同样的道理,“人莫知其苗之硕”,许多人往往贪得无厌,明明自己种植的禾苗长得很丰硕,却还嫌收获不足;明明自己经营的企业蓬勃发展,在商场上举足轻重,却还不知足,老是觉得钱赚得不够多,这就是朱熹所说的“贪得者无厌”。溺爱和贪得,都属偏颇的情感,并非性情之正,当然也就不足以修身、齐家了。

 问题与讨论

1.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大学》则引用古代谚语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这两种说法是否互相矛盾?请说出你的看法。

2.什么是“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