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
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度最佳书籍奖
ISBN: 9787549579488

出版时间:2021-09-01

定  价:88.00

作  者:(美)饶韵华 著 程瑜瑶 译 饶韵华 审校

责  编:叶子、韩亚平
所属板块: 艺术出版

图书分类: 音乐

读者对象: 大众 音乐爱好者

上架建议: 音乐人类学 粤剧史 北美文化史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437 (千字)

页数: 444
纸质书购买: 京东 天猫 当当
图书简介

20世纪20年代,粤剧曾在北美唐人街盛极一时,是北美音乐史、演出史重要的构成部分,然而在美国音乐史中,长期以来它都是缺失的一环。

本书作者基于这一现状,经过数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数据、巧妙的构思、严密的逻辑,重现了20世纪20年代这一辉煌时期粤剧演员的演出和生活,以及粤剧戏班和戏院的经营,并以此勾勒粤剧乃至华人戏曲文化在北美的发展脉络。书中搭配丰富的历史数据及图片,介绍20世纪20年代北美七个华埠鲜为人知的戏院历史,描绘华人移民生活的音乐文化,并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探讨此元素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其在北美社会里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荣获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年度最佳书籍奖”等多项重要奖项。本书属于《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饶韵华(Nancy Yunhwa Rao),密西根大学博士,现为罗格斯大学教授、音乐理论系主任。曾于奥伯林音乐学院任教,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无调性音乐、当代华人作品、美国现代音乐、性别与音乐、手稿研究、美国华人音乐史。著有四十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2017年出版学术著作《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荣获美国音乐学学会2018年度最佳著作奖(美国音乐文化类)、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度最佳书籍奖、美国亚裔研究学会2019年度最佳著作奖(文化表演类)以及美国录音收藏学会特殊优良学术奖(历史研究类)。

译者简介

程瑜瑶,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在站博士后。个人研究方向为明清以来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亦对研究明清至近现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学术著作怀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丛书主编简介

洛秦,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学会会长、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出版著作十余种、译著多种,发表论文百万余字。

图书目录

序言一 / 洛秦

序言二 / 容世诚

台前台后:中文版引言 / 饶韵华

导言:日常实践与想象

第一部 跨国历史和移民

第一章 社会势力、网络和地方影响的形塑

第二章 排华法案和唐人街的粤剧戏院

第三章 移民:特权还是权利?

第二部 20世纪 20年代的粤剧演出形式

第四章 美学、剧目、角色与戏桥

第五章 李雪芳“祭塔腔”的分析

第三部 英属哥伦比亚和戏曲重返旧金山

第六章 胭脂粉彩:英属哥伦比亚的戏院

第七章 从联安、联合到大中华戏院:1922—1925

第八章 繁荣岁月:大中华戏院,1926—1928

第四部 旧金山的新戏院和竞争对手

第九章 宏伟舞台:大舞台戏院,1924—1926

第十章 女伶戏院:大舞台戏院,1927—1928

第五部 纽约和跨国舞台

第十一章 纽约的两间戏院和一次合并

第十二章 从檀香山到哈瓦那

结 语

附录一 有关中文人名、专有名词英文译名的说明

附录二 中文名词的中英对照

参考文献

序言/前言/后记

"唐人街戏院的定位(节选)

无论是毛笔抄写的曲词,还是鲜活生动的舞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北美粤剧黄金时代的窗口。唐人街戏院曾经是充满活力的演出文化圈,但它们在北美音乐版图中的角色却鲜为人知。美国音乐和社会史的研究亦长期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然而,如要发掘这段历史,我们就需要把这些戏院从被压抑的沉默和长久的隐形中释放出来,并将它们从关于它们的迷思中剥离。

粤剧跟随着第一批中国移民的脚步来到美国。第一个抵达的剧团鸿福堂,于1852年开始在旧金山演出。接下来的五十年中,这座城市里开办了数不清的中国戏院,常常有多个戏院同时运营。在第一个黄金时期,19世纪 7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有四家戏院。第二个黄金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一年之内大舞台戏院和大中华戏院在旧金山相继开张,两间戏院均有七百多个座位,且每日都有粤剧演出。然而对于美国音乐史来说,这些戏院却几乎是隐形的。即便如今历史学家开始承认美国华人音乐的存在,唐人街戏院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被认为无关紧要。“中国音乐,”常见的历史叙事多半如此讲述,“……大多是非公开性的和在仅属于华人的小圈子中的演出。”这位学者完全忽略了19世纪后半叶以及整个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华人戏院的大型公开演出。如本书所揭示,这样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隐形是一种恒常的不被看见的状态,唐人街粤剧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如此。近年来,多位学者研究美国文化中对唐人街的音乐描写,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在流行音乐和舞台演出等大众娱乐中广为流传的种族成见,以及这类靠排斥异己来界定、巩固自我民族认同的常见手段。通过精辟地剖析美国流行歌曲如何表达对华人及唐人街的矮化和歧视,这些重要研究使美国音乐史中对种族关系的讨论摆脱了“黑—白”的二元论。然而,这些音乐研究虽然在种族关系的课题中开辟了重要的新视野,却未将唐人街戏院的声音和音乐当成研究对象,使其变得可闻可见。换句话说,仅是探究美国流行音乐文化如何通过凭空想象污蔑丑化唐人街,并不足以将唐人街音乐从固有成见中解脱出来。因此,无论在 19世纪还是21世纪,华人戏院都没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对话者”,而仅仅像赛义德(Said)的名言所述,“只是沉默的他者”。

许多北美华人也不自觉地将历史隐形的状态内在化。这些负面的形象会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并且“具体而直接地建立个人心灵与社会的关系”。这导致他们与华人戏院表演文化之间产生距离,进而衍生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并且直接“证实”了唐人街戏院的微不足道)。此外,流传于主流社会中的对华人戏院的成见也让北美华人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与之划清界限,或者因担心强化有关华人的刻板印象,而不愿完全正视这一音乐历史的重要性。本书通过研究唐人街戏院的跨国影响,特别是戏院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年,来重新探讨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本书将重新利用那些至今尚未得到学界关注的史料和文件,将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发掘华人戏院的演出历史、风华绝代的伶人及粤剧在北美曾有过的辉煌成就与深远影响。

在这部书中,我也希望将美国唐人街的华人戏院放入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来思考。本书虽主要讨论美国的情况,但如果没有北美洲的甚至整个美洲的更大语境,其实并无法完全了解美国华人戏院的历史。借由跨国的视角,以及对这一广阔地域的研究,本书追溯了北美华人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粤剧演员的巡演网络,以及整个华人戏院圈的流动性。跨越国界是华人戏院行业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商业合作的建立、家族关系的复杂网络或者城市改造的原则都左右了跨国联系,这使得资本、演员和演出的跨国流动既明显又隐蔽。

本书所研究的时期是 20世纪 20年代,之所以选择这十年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唐人街的戏院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惊人的崛起。源源不断来到美国的大量粤剧演员维持了艺术的活力。其次,此时粤剧仍然是华人社区的主要娱乐,有声电影等其他娱乐形式一直要到 193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普遍。第三,随着华人移民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地位(旧金山华人社区建立起了金融机构、电话局、基督教青年会等),以及华人家庭和第二代华人数量的增长,戏曲等社交娱乐活动愈发重要。最后,由于日常上演戏曲的固定戏院的建立,以及印刷文化(戏桥、报纸和粤曲选集)和聆听文化(唱片和广播电台)对戏曲文化的加强,戏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20世纪20年代是唐人街中国戏院深入人心的黄金时期,尤其引人瞩目。这一时期内,中国戏院深深地融入了北美华人社区的金融、政治、社会和家庭结构中。这些蓬勃发展的中国戏院在20世纪30年代虽已盛景不再,但仍继续运营。1936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事业振兴署(WPA)的一项针对旧金山中国戏院的研究也显示,这些戏院的演员大多依然年轻而热情,演出也依旧维持着卓越的质量。

粤剧繁荣的黄金十年留下了数量颇丰的各类文件和物品,反映出了规模庞大的中国戏院的经营结构,让我们足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声音来重现这段历史。正如人类学家厄本提醒我们的,文化的传播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它以物质形态留下短暂或永久可感知的印记”。唐人街的戏曲传统留下了它的印记。粤剧的戏院建筑留痕于街角,各式粤剧物品在家中或商店的角落里蒙尘。戏院印制的戏桥,上沿层层叠叠涂抹着厚厚的胶水,这是它们每日被张贴在戏院门口公示的痕迹;在加州采矿小镇里找到的陈旧堂鼓上的制造商标志,不仅记录了时间和产地(晚清,广州),而且也可被视为跨国戏班在偏僻地区留下的足迹。在许多城市里,华人戏院位于唐人街社区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的几间戏院,虽然用途几经改变,室内仍然留存着弧形的舞台前缘以及两个虎度门(即戏台两侧出口)——后者是粤剧舞台的特征。

在20世纪后期,随着美国华人历史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那些长期被忽视或是被深深埋藏的有关粤剧演出的资料和文物也越来越多被保存下来,并逐渐开放供研究使用。旧金山的表演艺术和设计博物馆、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种族研究图书馆、西雅图的陆荣昌亚洲博物馆都收藏了重要的华人戏院戏桥和舞台照片。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蒋北扶收藏馆、重要商人叶生家族以及香港太平戏院的源碧福(Beryl Yuen)家族的宝贵文物藏品,也让我们可以一窥历史的痕迹。专门为美籍华人建立的档案馆日益增多,它们也开始对历史文件进行制度性的收藏。其中中文的历史文件,包括戏桥、海报,当地中文报纸上的每日广告、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及粤剧歌曲曲本,都至关重要。这些档案资料中更有大量舞台照片和有限的历史录音,这些照片和录音共同组成了我们可以依据的、关于唐人街华人戏院演出的文字、图像及有声历史资料。

然而,尤为独特且具有启发性的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排华移民档案。20世纪20年代属于美国排华时期。在这期间,美国政府密切监管来自中国的移民,其中就包括了粤剧演员和华人戏院。政府的严苛监管往往留下巨细靡遗的文书信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历史的宝库。这是为历史学家所共知的讽刺事实,而唐人街华人戏院的情况尤为如此。三十多年来,为每个以演员身份正式进入美国的中国人办理申请入关的繁复手续所留下的文件,以及戏院或戏班的每一次申请记录,如今都成了美籍华人音乐史的重要材料来源。在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排华法案档案和记录中包含了劳工部和戏院律师之间的申请、审议和答复,这些都与演员的入境签证、配额、调动、续签、旅行和拘留及驱逐等诉求有关。这其中有 1921年至 1943年间六间粤剧戏院或戏班的大量文件,以及入境港口数不清的演员个人档案。官方文件的卷帙浩繁证明了粤剧戏院运营的规模之大,以及20世纪20年代赴美演出的粤剧演员的人数之众。这也使得唐人街戏院的历史能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细节。

尽管如此,在史料编纂及历史叙述方面,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定位唐人街华人戏院及粤剧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探讨。唐人街戏院经常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它们的社会意义有限,它们的历史仅是传说逸事,或仅是华人历史中无足轻重的插曲,总之通常被认为没有为之撰述音乐社会史的价值。我们如何构建华人戏院的历史,并重新将之引入美国音乐社会史的研究?在美国音乐文化中,以太平洋彼岸的语言为主的音乐几乎从未进入过美国音乐史的研究视野之中。实际上,戏曲演员和戏班的留驻对美国音乐文化至关重要,而我们应如何思考这些跨国人物的角色及其留下的痕迹?

虽然这些华人戏院的材料可以弥补美国历史记录的不足,丰富主流的历史叙事,但仅在现有的历史架构里提供新的细节以填补空白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将20世纪20年代华人的粤剧演出作为文化多元的美国里一个平淡无奇的外来音乐传统写入美国音乐史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中,对研究美国华人音乐史助益不大。本书主张将美国音乐作为积极参与跨太平洋世界的音乐文化之一,且借此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跨国视角,以期改变长期以来美国音乐史学者只专注于来自跨大西洋音乐传统(欧洲音乐)的局限性。通过关注不同城市空间的文化和社会记忆中的唐人街戏院演出史,本书为了解美国音乐史的多元构成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媒体评论

"这本重要的著作将改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以及我们对美国音乐的看法。饶韵华强调了剧场在美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将唐人街粤剧戏院的历史作为“美国音乐史的对话者”……这对于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和美国音乐史研究皆做出了重要贡献。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当现代美国社会似乎意图忽略移民的深厚文化影响或力图征服它之际,饶韵华重建了令人振奋的回忆,提醒人们这些往日音乐的韧性及其在美国文化建构中的地位。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Music

《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是一部非常杰出的音乐学术著述,为人们了解美国的华人表演艺术做出了独特而富有创见的贡献,在该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

——Ethnomusicology Forum"

名家推荐

这本重要的著作将改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以及我们对美国音乐的看法。饶韵华强调了剧场在美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将唐人街粤剧戏院的历史作为“美国音乐史的对话者”……这对于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和美国音乐史研究皆做出了重要贡献。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当现代美国社会似乎意图忽略移民的深厚文化影响或力图征服它之际,饶韵华重建了令人振奋的回忆,提醒人们这些往日音乐的韧性及其在美国文化建构中的地位。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Music

《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是一部非常杰出的音乐学术著述,为人们了解美国的华人表演艺术做出了独特而富有创见的贡献,在该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

——Ethnomusicology Forum

编辑推荐

本书荣获

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年度最佳书籍奖”(美国音乐研究领域的重大奖项)

美国音乐学学会2018年“最佳著作奖”(美国音乐文化类)

美国亚裔研究学会2019年“最佳著作奖”(文化表演类)

美国录音收藏学会2018年“特殊优良学术奖”(历史研究类)

一个世纪以来,华人戏院从来没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对话者”,而“只是沉默的他者”。更为严峻的现实是,许多北美华人也不自觉地将历史隐形的状态内在化。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以唐人街粤剧及其戏院为中心所建构的音乐活动不只是华人的北美“音乐飞地”,它也应该作为美国主流社会音乐历史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踏遍20世纪20年代粤剧戏院在北美的所有场所,经过严谨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细诉一个又一个华埠唐人街的故事、美国音乐文化的故事、海外华人生活日常的故事、粤剧跨国流动的故事、北美华裔记忆的故事,以及美国历史上沉默的他者的故事。

本书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了20世纪20年代粤剧女伶如李雪芳、关影怜、张淑勤、牡丹苏等在北美的演出史;另一贡献,是从印刷文化(剧院戏桥)和听觉文化(粤曲唱片)切入华埠小区的生活日常,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粤剧粤曲在北美唐人街的作用。

精彩预览

唐人街戏院的定位(节选)

无论是毛笔抄写的曲词,还是鲜活生动的舞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北美粤剧黄金时代的窗口。唐人街戏院曾经是充满活力的演出文化圈,但它们在北美音乐版图中的角色却鲜为人知。美国音乐和社会史的研究亦长期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然而,如要发掘这段历史,我们就需要把这些戏院从被压抑的沉默和长久的隐形中释放出来,并将它们从关于它们的迷思中剥离。

粤剧跟随着第一批中国移民的脚步来到美国。第一个抵达的剧团鸿福堂,于1852年开始在旧金山演出。接下来的五十年中,这座城市里开办了数不清的中国戏院,常常有多个戏院同时运营。在第一个黄金时期,19世纪 7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有四家戏院。第二个黄金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一年之内大舞台戏院和大中华戏院在旧金山相继开张,两间戏院均有七百多个座位,且每日都有粤剧演出。然而对于美国音乐史来说,这些戏院却几乎是隐形的。即便如今历史学家开始承认美国华人音乐的存在,唐人街戏院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被认为无关紧要。“中国音乐,”常见的历史叙事多半如此讲述,“……大多是非公开性的和在仅属于华人的小圈子中的演出。”这位学者完全忽略了19世纪后半叶以及整个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华人戏院的大型公开演出。如本书所揭示,这样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隐形是一种恒常的不被看见的状态,唐人街粤剧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如此。近年来,多位学者研究美国文化中对唐人街的音乐描写,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在流行音乐和舞台演出等大众娱乐中广为流传的种族成见,以及这类靠排斥异己来界定、巩固自我民族认同的常见手段。通过精辟地剖析美国流行歌曲如何表达对华人及唐人街的矮化和歧视,这些重要研究使美国音乐史中对种族关系的讨论摆脱了“黑—白”的二元论。然而,这些音乐研究虽然在种族关系的课题中开辟了重要的新视野,却未将唐人街戏院的声音和音乐当成研究对象,使其变得可闻可见。换句话说,仅是探究美国流行音乐文化如何通过凭空想象污蔑丑化唐人街,并不足以将唐人街音乐从固有成见中解脱出来。因此,无论在 19世纪还是21世纪,华人戏院都没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对话者”,而仅仅像赛义德(Said)的名言所述,“只是沉默的他者”。

许多北美华人也不自觉地将历史隐形的状态内在化。这些负面的形象会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并且“具体而直接地建立个人心灵与社会的关系”。这导致他们与华人戏院表演文化之间产生距离,进而衍生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并且直接“证实”了唐人街戏院的微不足道)。此外,流传于主流社会中的对华人戏院的成见也让北美华人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与之划清界限,或者因担心强化有关华人的刻板印象,而不愿完全正视这一音乐历史的重要性。本书通过研究唐人街戏院的跨国影响,特别是戏院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年,来重新探讨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本书将重新利用那些至今尚未得到学界关注的史料和文件,将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发掘华人戏院的演出历史、风华绝代的伶人及粤剧在北美曾有过的辉煌成就与深远影响。

在这部书中,我也希望将美国唐人街的华人戏院放入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来思考。本书虽主要讨论美国的情况,但如果没有北美洲的甚至整个美洲的更大语境,其实并无法完全了解美国华人戏院的历史。借由跨国的视角,以及对这一广阔地域的研究,本书追溯了北美华人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粤剧演员的巡演网络,以及整个华人戏院圈的流动性。跨越国界是华人戏院行业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商业合作的建立、家族关系的复杂网络或者城市改造的原则都左右了跨国联系,这使得资本、演员和演出的跨国流动既明显又隐蔽。

本书所研究的时期是 20世纪 20年代,之所以选择这十年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唐人街的戏院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惊人的崛起。源源不断来到美国的大量粤剧演员维持了艺术的活力。其次,此时粤剧仍然是华人社区的主要娱乐,有声电影等其他娱乐形式一直要到 193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普遍。第三,随着华人移民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地位(旧金山华人社区建立起了金融机构、电话局、基督教青年会等),以及华人家庭和第二代华人数量的增长,戏曲等社交娱乐活动愈发重要。最后,由于日常上演戏曲的固定戏院的建立,以及印刷文化(戏桥、报纸和粤曲选集)和聆听文化(唱片和广播电台)对戏曲文化的加强,戏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20世纪20年代是唐人街中国戏院深入人心的黄金时期,尤其引人瞩目。这一时期内,中国戏院深深地融入了北美华人社区的金融、政治、社会和家庭结构中。这些蓬勃发展的中国戏院在20世纪30年代虽已盛景不再,但仍继续运营。1936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事业振兴署(WPA)的一项针对旧金山中国戏院的研究也显示,这些戏院的演员大多依然年轻而热情,演出也依旧维持着卓越的质量。

粤剧繁荣的黄金十年留下了数量颇丰的各类文件和物品,反映出了规模庞大的中国戏院的经营结构,让我们足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声音来重现这段历史。正如人类学家厄本提醒我们的,文化的传播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它以物质形态留下短暂或永久可感知的印记”。唐人街的戏曲传统留下了它的印记。粤剧的戏院建筑留痕于街角,各式粤剧物品在家中或商店的角落里蒙尘。戏院印制的戏桥,上沿层层叠叠涂抹着厚厚的胶水,这是它们每日被张贴在戏院门口公示的痕迹;在加州采矿小镇里找到的陈旧堂鼓上的制造商标志,不仅记录了时间和产地(晚清,广州),而且也可被视为跨国戏班在偏僻地区留下的足迹。在许多城市里,华人戏院位于唐人街社区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的几间戏院,虽然用途几经改变,室内仍然留存着弧形的舞台前

缘以及两个虎度门(即戏台两侧出口)——后者是粤剧舞台的特征。

在20世纪后期,随着美国华人历史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那些长期被忽视或是被深深埋藏的有关粤剧演出的资料和文物也越来越多被保存下来,并逐渐开放供研究使用。旧金山的表演艺术和设计博物馆、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种族研究图书馆、西雅图的陆荣昌亚洲博物馆都收藏了重要的华人戏院戏桥和舞台照片。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蒋北扶收藏馆、重要商人叶生家族以及香港太平戏院的源碧福(Beryl Yuen)家族的宝贵文物藏品,也让我们可以一窥历史的痕迹。专门为美籍华人建立的档案馆日益增多,它们也开始对历史文件进行制度性的收藏。其中中文的历史文件,包括戏桥、海报,当地中文报纸上的每日广告、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及粤剧歌曲曲本,都至关重要。这些档案资料中更有大量舞台照片和有限的历史录音,这些照片和录音共同组成了我们可以依据的、关于唐人街华人戏院演出的文字、图像及有声历史资料。

然而,尤为独特且具有启发性的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排华移民档案。20世纪20年代属于美国排华时期。在这期间,美国政府密切监管来自中国的移民,其中就包括了粤剧演员和华人戏院。政府的严苛监管往往留下巨细靡遗的文书信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历史的宝库。这是为历史学家所共知的讽刺事实,而唐人街华人戏院的情况尤为如此。三十多年来,为每个以演员身份正式进入美国的中国人办理申请入关的繁复手续所留下的文件,以及戏院或戏班的每一次申请记录,如今都成了美籍华人音乐史的重要材料来源。在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排华法案档案和记录中包含了劳工部和戏院律师之间的申请、审议和答复,这些都与演员的入境签证、配额、调动、续签、旅行和拘留及驱逐等诉求有关。这其中有 1921年至 1943年间六间粤剧戏院或戏班的大量文件,以及入境港口数不清的演员个人档案。官方文件的卷帙浩繁证明了粤剧戏院运营的规模之大,以及20世纪20年代赴美演出的粤剧演员的人数之众。这也使得唐人街戏院的历史能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细节。

尽管如此,在史料编纂及历史叙述方面,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定位唐人街华人戏院及粤剧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探讨。唐人街戏院经常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它们的社会意义有限,它们的历史仅是传说逸事,或仅是华人历史中无足轻重的插曲,总之通常被认为没有为之撰述音乐社会史的价值。我们如何构建华人戏院的历史,并重新将之引入美国音乐社会史的研究?在美国音乐文化中,以太平洋彼岸的语言为主的音乐几乎从未进入过美国音乐史的研究视野之中。实际上,戏曲演员和戏班的留驻对美国音乐文化至关重要,而我们应如何思考这些跨国人物的角色及其留下的痕迹?

虽然这些华人戏院的材料可以弥补美国历史记录的不足,丰富主流的历史叙事,但仅在现有的历史架构里提供新的细节以填补空白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将20世纪20年代华人的粤剧演出作为文化多元的美国里一个平淡无奇的外来音乐传统写入美国音乐史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中,对研究美国华人音乐史助益不大。本书主张将美国音乐作为积极参与跨太平洋世界的音乐文化之一,且借此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跨国视角,以期改变长期以来美国音乐史学者只专注于来自跨大西洋音乐传统(欧洲音乐)的局限性。通过关注不同城市空间的文化和社会记忆中的唐人街戏院演出史,本书为了解美国音乐史的多元构成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