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什么?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如何体现?这是见仁见智的话题。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
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奚晓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
魏耀发,上海市“双名”工程教心二组基地主持人。
邢至晖,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李金钊,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
第一章总论001
一、 研究概况003
二、 我们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解004
1. 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004
2. 课堂教学公平的本质要求005
3. 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五个关键要素007
4. 认识转折点: 课堂教学公平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009
三、 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教师是关键011
1. 观点的碰撞011
2. 细节的力量013
3. 改进的智慧015
4. 转变的历程021
第二章坚持人人机会均等的基本原则025
一、 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027
二、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的现象028
三、 课堂教学中实现机会均等的策略029
1. 课堂的空间格局: 合理而动态030
2. 课堂的教学时机: 实时而恰当031
3. 课堂的学习活动: 参与中体验032
4. 课堂的学习资源: 差别化满足033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036
探索1: 环境合理布置和资源有效设计中透视体育课堂教学公平036
探索2: 关注学习参与度
——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改进041
探索3: 基于学生机会均等的提问设计与实施049
探索4: 数活动《逛街》中看教师的公平意识054
探索5: 听说课“Movies”教学中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058
第三章提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资源063
一、 课堂教学中的提供选择065
二、 课堂教学在提供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066
三、 提供选择的教学策略067
1. 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068
2. 提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需求069
3. 提供差异性的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感受需求070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071
探索6: 提供选择
——拓展型课程的活力所在071
探索7: 尊重审美感受差异,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077
探索8: 作业中提供选择,倡导公平083
探索9: 融入公平意识的信息科技教学设计089
第四章形成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095
一、 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动097
二、 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互动所面临的挑战098
三、 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互动的策略100
1. 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追求师生和谐、 生生和谐100
2. 凸显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互动教学”102
3. 注重“沟通与对话”,体现人人拥有平等的话语权103
4. 实施激励性的回馈,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04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106
探索10: 风景与背景
——师生共同演绎教与学的真正价值106
探索11: 构建和谐高效对话,实践课堂教学公平112
探索12: 化学学科中实施互动教学的实例分析121
探索13: 实践“真讨论”,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教学片段及分析126
探索14: 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回应的“公平性”135
探索15: 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公平问题的思考142
第五章在分层教学中实现差异发展151
一、 教学公平视野中的分层教学153
二、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154
三、 基于差异的分层教学操作策略156
1. 设立学生需求的教学分层目标156
2. 引导学生进入与“差异”对应的“最近发展区”158
3. 在合作与开放中利用差异提升学习质量159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162
探索16: 小学自然课中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学生差异发展的探索162
探索17: 基于差异的合作学习是实现教学公平的有效途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片段简析167
探索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173
探索19: 教学公平下的分层教学180
探索20: 从同课异构中寻找公平教育的落实点187
第六章实施适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193
一、 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评价195
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与方式的单调196
三、 实施课堂多元评价的策略197
1. 师评、 互评与自评,体现多元的评价主体198
2. 不求完美,只求进步,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198
3. 知情意的全面关注,凸显多元的评价内容199
4. 尊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200
5. 研究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改善思维品质201
6. 防范评价“疲劳”,需要多样的评价方式202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204
探索21: 在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个案分析204
探索22: 优化课堂即时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210
探索23: 基于每位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与评价
——“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案例评析218
探索24: 在发展性教育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案研究224
探索25: 通过即时性激励评价,体现教育公平的个案研究230
探索26: 基于公平性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方法与能力”目标评价内容研究236
主要参考文献247
后记249
上海市黄浦区的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此书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立足黄浦区教学实际,对于课堂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所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创新意义显著,案例丰富,经验可供借鉴,从中可得到许多启发,对于当下进行的教育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生子女的时代更需要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的分组讨论、小组研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交流与合作要有规则,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甚至阻碍合作。如在某次对外展示课里有趣味的情景引入,有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一般来说这是一堂不错的课。课后外籍专家并不认同,连问三个问题:
“学生的分组讨论有必要吗?”
“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分组讨论站起来的学生不也是这样回答吗?”
“老师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吗?”
反问:“那你看该怎么处理呢?”
外籍专家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应该要求站起来回答的学生: ①介绍本组每位同伴的观点;②说明自己的观点;③归纳本组认为正确的结论;④说出谁的想法对自己有启发。”
为什么要涉及这四个方面呢?理由是: 要做到①,必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达,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会倾听”;要做到②,是要回答的人不隐瞒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做到③,是回答问题的本身,这是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水平;要做到④,是要回答的学生对提供帮助的同伴表示感谢,这是促进学生之间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怎么理解呢?可以想象,如果那位学生讨论时的观点是错误的,讨论后他回答正确,老师会表扬他,而告诉他的那位同学心里就想了: 这是我想出来的,他想的不对,是我告诉他的,结果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要是我不说,他又说不正确,说不定老师会叫到我,被表扬的就是我而不是他了。可以想象,这样他们下次还能继续合作吗?
可见,分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如果分组讨论之后只是请某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下结果,这种讨论确实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而对学生讨论之后的回答缺乏有效要求,未能体现分组讨论的合作与持续合作的内在价值及其“隐含动力”。这种课堂表面合作、形式活跃,实则低效甚至负效。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讨论后的问题回答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上述四点就是规则之一。
对学生的一般发言也要强调规则,即要让每个学生既能成功地表现自己,又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具体要求:
(1) 自己发言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让别人听得清晰,以显示自己的自信。
(2) 听同伴发言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要善于发现别人话语中的问题和不足,听后能给予中肯的建议或补充,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和看法,增进课堂的学术气氛,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师生共度年华、创造奇迹、施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这里,学生的思考、提问、表达、分享、自主,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风景;在这里,教师的关注、尊重、引领、评价是“教学相长”的背景;在这里,师生共同演绎出教与学的真正价值。
——第四章形成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