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桂林举办
日期: 2023/12/24 0:00:00 作者:朱时予 杨磊/文 杨念余/图 编辑:秦念 浏览:998次

2023年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团公司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利来友副部长,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侯荣川教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研究馆员,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研究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国星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研究馆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中韩文部主任李国庆教授,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研究馆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马小鹤研究馆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明新教授,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研究馆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沈俊平副馆长,玉林师范学院校长李伟中教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张艺兵教授等应邀参加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台湾中正大学、东京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南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夏威夷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出版传媒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2023年广西古籍人才实训班学员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主持,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专题发言、闭幕式四个环节。

开幕式上,黄轩庄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集团公司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深化出版单位同科研机构、收藏机构的联系与协作,以优质的出版促进文化的传承,推动学术繁荣,为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古籍整理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廖可斌在致辞中总结了本次论坛所展现的古籍整理工作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上、中、下游的联络,二是中外的联络。他认为,古籍整理不仅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一个行业,根本上是事业,其收藏、整理研究、出版是上、中、下游的关系,必须连通,共同的目标是利用好中国古代宝贵的典籍资源,将其进行精心整理,推向社会,满足读者与各界的需求。同时,他简要回顾了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古籍出版的协作关系,强调了古籍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要性。

侯荣川在致辞中表示,温州和温州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人文底色,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多年来厚植学术人文力量,建立有多个省、市一流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办学实力突出,本月底将组建温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以更好地承担和完成国家战略及服务好地方发展的重要使命。他表示,这是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第二次协办“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相信论坛的举办对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古籍文献的研究和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赵铁在致辞中指出,浩瀚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出版社在当前古籍文献出版工作的基础上,深耕细作,培育和出版一批在学术界、文化界都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古籍作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利来友在致辞中说,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十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党和国家今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包括古籍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次论坛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主旨发言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新技术的应用、海外中文古籍的调查情况等议题作了指导性发言。

陈红彦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古籍存藏情况,馆方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学界需要与基于研究和整理、根据社会热点需要的出版思路,以及国图在推广介绍古籍文献过程中的新探索,强调了用科技呈现古籍的重要性。她认为,古籍保护跨越了各个学科领域,以后跨学科、跨界的合作也会越来越自然地推进古籍文献走出书库,进入研究领域和日常的生活。

陈超指出,图书馆工作需要实现保存保护、服务研究、传播传承三个环节的现代化。他强调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人才分为工匠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同时强调了科技赋能等的重要作用与图书馆应当提供的服务和所做的研究。他建议放眼世界前沿,深入思考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的背景环境下,图书馆的研究工作该如何展开。

李国庆以北美为中心,介绍了海外中文古籍的分布,尤其是北美若干图书馆的稀见古籍及古籍收藏概况,同时回顾了《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的缘起及出版情况。

张国星从出版编辑的角度切入,强调出版家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评价古籍不仅要看其技与艺的功能,还要注重它的审美效果,要发掘中华美学的精髓。他表示,对优秀古籍的仿真制作,蕴含出版者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具备对中华文明的特别认识,是对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

全勤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内涵、南京图书馆馆藏古籍出版的意义与传统,以及南图丰富的出版成果。她提到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的五个特点,分别是聚集孤本、稿本等珍贵馆藏,聚集地方文献,聚集馆藏特色文献、专题文献,文献出版类型多样,全文影印出版和文献深度整理相结合。

陈广宏在发言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面对浩繁的集部文献,应该怎样真正把它作为研究对象,而不仅仅是史料?随后指出,古代文史研究需要有各自更细、更为专业的文献学独立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集部之学”就有可能成为还原古代政教学术词章语境的一种途径,成为贯通文学文献学、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史的一个契机,对前述问题做了解答。

刘伟成在发言中介绍了湖北省图书馆古籍情况及其整理与出版、活化与推广。他表示,湖北省图书馆在与国家古籍保护相关规划相结合的前提下,将以“鄂图藏珍”为重点抓手,开发馆藏特色古籍及民国书刊,依照抢救性保护、合理性开发利用的总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对馆藏特色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出版。 

马小鹤对美国学者、藏书家傅礼初的藏书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提到,傅礼初继承了其师柯立夫在中国访求的部分藏书,其中满文、蒙古文文献数量庞大,藏书后归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同时分析了傅礼初求学与治学背景,解释了他何以能够完成如此数量的汉籍收藏并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

姚伯岳认为,出版社所做的古籍编选、整理及出版工作,特别是纸质出版,延续了古籍的基因,将古籍的基本面貌保护了下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强调,图书馆对所藏古籍有占有权,同时古籍也是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图书馆的责任是揭示馆藏、宣传馆藏,以便开发、利用,服务于读者、学者、大众和社会。

主旨发言环节同时发布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珍稀文献学术资源知识服务平台”。汤文辉在介绍平台建设情况时表示,近三十年来,集团公司在珍稀文献、特色文献上做出不少努力,此平台可视为这些出版工作的延续。目前平台以海内外收藏单位或个人收藏的稀有文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古籍文献、前印本时代的写本和出土文献等五大板块为主,未来将与纸质出版并行,服务于学术研究。

与会的专家学者长期关注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出版,专题发言环节,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专业角度和研究思路出发,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总结进行了发言和讨论,内容涉及古籍版本调查研究和辨误、海内外馆藏机构特色资源及整理出版经验介绍、古籍整理新思路、专业术语的内涵及演变、民间收藏、古籍流传史、古籍装帧、古籍保护、数字人文等多个方面。这些专题报告体现了古籍研究的前沿进展,其中若干针对古籍收藏、整理和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的反思,给人以启发,为出版单位和学术机构、馆藏机构的互动提供了助推剂,将促进社会各界古籍工作者的思想碰撞,在未来产出更优质、新锐的成果。

闭幕式上,廖可斌对论坛作总结发言,他认为,论坛中汇报的论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回顾、总结近年来古籍整理情况的报告。这些报告往往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其着眼点可分为全球性、地方性、机构性,展示了这些年古籍整理的两个亮点:一是由图书馆主导,或者由图书馆与出版机构、研究者合作进行的汉籍整理工作,其不仅在汉籍收藏上,而且在汉籍整理、出版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海外中国汉籍的调查、编目与整理出版,对摸清存世汉籍的整体面貌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个方面,是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有对文献分类、形制、演进过程的探索等,有对具体文献的个案研究,无论是对文献的发展史的研究,还是对个案的研究,对将来整理古籍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三方面是对收藏、整理研究和出版,即图书馆、大学和出版社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对古籍整理出版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为构建科研机构、馆藏机构和出版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集团公司于2019年在桂林发起首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来自海内外三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论坛,以海外中文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为中心,希望通过共同讨论汇集多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海外中文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各项工作在今后取得更多进展与成果。2022年,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集团公司联合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二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东亚汉籍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七十余位学者参加会议,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报告和专题发言,内容涉及东亚汉籍收藏、整理、研究、出版的各个方面,涉及面广,研究深入,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与个案研究等方面皆有不少亮点闪现,展现了学术机构、馆藏机构、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学者、研究馆员、出版人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旗帜下共襄盛举的精神风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和安排,这对于加强海内外古籍存藏机构交流合作,深化对海内外古籍文献收藏整理,以及出版传播和利用都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支撑。汤文辉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的重要举措,学术团队、馆藏机构以及出版单位等社会各界古籍工作者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更多形式、更深层面的合作,合力推动新时代古籍工作进一步发展,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42_副本.png

 图片43_副本.png

第三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现场

 图片23.jpeg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利来友副部长致辞

 图片24.jpeg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教授致辞

 图片25.png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致辞

 图片26.jpeg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教授致辞

 图片27.jpeg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侯荣川教授致辞

 图片28.jpeg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研究馆员作主旨发言

 图片29.jpeg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研究馆员作主旨发言

 图片30.jpeg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中韩文部主任李国庆教授作主旨发言

图片31.jpeg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国星教授作主旨发言

 图片32.jpeg

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研究馆员作主旨发言

 图片33.jpeg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作主旨发言

 图片34.png

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研究馆员作主旨发言

 图片35.png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马小鹤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图片36.png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教授作主旨发言

图片44_副本.png

集团公司“珍稀文献学术资源知识服务平台”发布

图片38.png

集团公司总编辑汤文辉主持论坛

图片45_副本.png 

第三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合影



联系我们